摘要:語文教學有兩大教學任務:其一是閱讀;其二是寫作。在新的形勢之下,僅憑借初中語文教材的六本書,就顯得知識量太小,必須加強課外閱讀教學。
關鍵詞:語文 課外閱讀(認識 措施)
開展語文教學有一個實際問題。怎樣的教學才能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從歷史經驗來看,從快速發展的形勢來看。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視語文的課外閱讀教學,加強課外閱讀教學。
一、提高學生對課外閱讀重要性的認識。
語文教學專家松之梧先生說:“提高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是開展好課外閱讀的前提。認識好,動力才足。”我在開展課外閱讀教學之前,總是首先提高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識放在教學重要一環來處理。要學生明確幾個認識要點:
A點——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一個科技經濟時代。推動科技經濟不斷向前的是“互聯網科技知識的傳播”。知識的傳播在互聯網的驅動之下,一日千里,甚至是一日萬里,一日億里。知識增長傳播之快,讓人們連感嘆息的時間也沒有。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逼迫我們現代人要多讀書,快讀,在多讀書中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B點——從現代初中語文六本教材來說,一共才200多篇教材,不到300篇。雖然這些教材不少是經典作品。但是這些教材遠遠落后于時代的要求。很難適應互聯網高科技發展的需求。從語文教學來說:主要應該是加強重視課外閱讀教學。以課外閱讀來彌補課內閱讀之不足。
C點——結合歷史過程中的典型事例來看。凡是在歷史過程之中,那些在歷史進程中閃光發熱的歷史巨人,都是多讀勤學中奠定了基礎才閃光發熱的。馬克思、列寧、毛澤東、愛因斯坦無不是多讀勤學的典范。馬克思遷居英國倫敦之后,天天到大英圖書館去閱讀。他在閱讀中善于思考。他習慣性地用一只腳在水泥地下擺動,以致于把水泥地下也擦出了一條深深地痕跡。毛澤東主席也是一位重視課外閱讀的人。每逢星期日,寒暑假,毛澤東就到長沙圖書館去參與閱讀。圖書館一早開門,他總是第一個到圖書館。象馬克思、毛澤東堅持課外閱讀,很值得我們今天的學生學習的。
總之,從中外歷史進程來開,那些一生重視課外閱讀的人,最終才會成為歷史的巨人。
通過開展讓學生認識課外閱讀重要性的教育,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增長了學生課外閱讀的主動性、自覺性,形成了課外閱讀的良好開端。
二、落實好措施,加強語文課外閱讀教學。
語文教師要將有關措施落實好,加強開展語文的課外閱讀教學。
A點——在班上,組織學生捐贈出圖書資料,在班上成立一個小小圖書館,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一個好的閱讀陣地。
B點——在家長的大力支持下,發動廣大學生自愿訂閱報刊雜志,擴大學生課外閱讀范圍。
C點——在全民閱讀的浪潮中,地方各級部門都在辦圖書館,學校也在擴建圖書館。指導學生到圖書館閱讀?;蛘呓钑丶议喿x。
D點——指導學生到互聯網上,積極參與課外閱讀活動。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ヂ摼W上有閱讀不完的信息資料,有取之不盡的知識寶藏。為新時期的學生閱讀創設了一個新的天地。
我們的學生可以首先掌握好互聯網技術,利用互聯網,在互聯網上開展廣泛,深入、細致的閱讀活動??梢灾笇W生讀文學、歷史、語言、政治、經濟、人文、科學,凡是學生喜歡的,都可以選擇性的閱讀。
三、教方法,巧閱讀,提高課外閱讀質量。
要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質量,必須教方法,巧閱讀。
A點——做好讀書筆記。指導學生,每次在閱讀中做好讀書筆記,或者邊讀邊記筆記,或者讀后記筆記。
B點——在課外閱讀中,有快速閱讀法;有精細閱讀法;有粗讀閱讀法等等。
C點——教會學生建立好自己閱讀的材料倉庫。比如,學生可以把自己的讀書筆記,讀過的有關報刊資料,平時收集的有關書籍。一律收集起來,加以歸類整理。建立好自己課外閱讀的材料倉庫。以供自己今后學習之中查找資料所用。
D點——教會學生學會讀寫結合方法。
讀寫結合是一種有利于讀寫的好方法。比如,學生通過讀,結合讀中學到的技巧、方法,開展寫。學習模仿讀中的技巧、方法。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短、平、快”。易學,易模仿,見效快。是促進寫作的好方法。
總之,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處于轉型、創新、改革教學的關鍵期。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因勢利導,適應時代的要求,大膽改革語文教學,切實加強課外閱讀教學。為提高新形勢下,學生的語文素質而不懈努力。這里,我還要作一些特別的建議。建議如下:其一,初中語文教師要依據形勢發展之需要,結合教學大綱,結合《語文新課標》,對初中三年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作出一個整體計劃,安排出每一學期,每一期語文教學單元時期的課外閱讀計劃。其二,千萬不能忽視課內語文閱讀教學。課內閱讀教學是一種打基礎的教學。在課內閱讀教學中把那些閱讀的方法教給學生。在課內閱讀中打好閱讀方法的基礎。以便學生將這些方法向課外閱讀延升。其三,要教育學生:課外閱讀貴在堅持。在課外閱讀中遇到困難要勇于去克服,要勇于去戰勝。同時,要教育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要善于閱讀,也要善于去總結。
參考文獻:
劉軍良、王學波、羅世華《加強課外閱讀教學,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2019年《初中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