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把學生的美術學習按活動方式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而每個領域都加強了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把學生學習的內容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提高想像力、創造力、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目的。尤其是“造型·表現”領域,它可以讓學生:“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運用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多樣與統一等組織原理進行造型活動,激發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一語道出了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它是智慧的翅膀。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是每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F代社會需要的是創新型的人才,創新離不開想象。我們的美術教學就擔負著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任。讓學生畫畫只是美術教育過程中的手段和方法,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過美術活動的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兒童借繪畫表現、舒展自己內在的意欲和陶冶美的人格。我們應該在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教學活動中一點一滴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一、在美術欣賞中培養學生想象力
美術欣賞教育是一種給學生以豐富而復雜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動。這一活動可以讓學生感性地認識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學生的這種最直接、最原始、最真實的個人體驗,就是一種原動力,也是一種想象力培養過程。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發散性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想象,也可以讓學生說說作品的表現形式,還可以通過放音樂、看課件等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直觀感受,甚至可以讓學生為作品命名。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五年級下冊第六課《喜怒哀樂》的教學時,先讓學生欣賞色卡中表現不同心情的色彩,再結合自己的心情說說自選擇的理由,然后看看喜、怒、哀、樂的不同特征。這時就可以讓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結合喜、怒、哀、樂表情特征進行大膽想象,從而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創造力都得以提高。
二、在美術構思中培養學生想象力
任何一件作品的問世都是遵循從構思到創作的過程。一件作品正是創作者對當時的境況、情緒、心靈、情感、記憶以及想象等諸多因素的反映,而在進行構思的過程中,想象是創作者在創作中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從形的魅力到形體的組合,從抽象到具體,從夸張到虛實,從主題到技法,從總體到局部,從點到線,從形狀到色彩,這些都需要作者去想象?!犊鋸埖哪槨芬徽n,從《頭像》《青銅人頭像》《北方多聞天王》這幾幅作品中我們知道了夸張,接下來就要進行奇特形象的構思:畫面怎么安排,人物什么表情,是畫還是拼貼。從而在想象中完成一幅夸張性的作品。
三、在美術創作中培養學生想象力
小學生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采的,當他們還不能完全用語言描述的時候,就采用畫畫這種最好的表現形式。因此他們特別喜歡畫畫,在畫畫的過程中又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想象力。從畫一個紅紅的太陽到畫出七彩的太陽,從畫一棵樹到畫出一片森林,從畫一條崎嶇小路到畫出一座立交橋,從畫一張桌椅到畫出一個美麗家園?!鹅o物寫生》一課,可以有不同的組成結構:高、低、大、小、前、后、左、右;利用的線條可長、可短、可粗、可細、可直、可曲;描繪的順序:從前到后,從上到下,從外到內等與學生的想象力息息相關。
四、在美術制作中培養學生想象力
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都是應試教育“一考定終身”惹的禍。當務之急是:不能讓應試教育繼續扼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學校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當今社會,手腦結合才是優秀人才,并且相得益彰。美術教學中的手工制作,如剪紙、拼貼、雕塑、陶藝,各種特色玩具的制作,都是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讹L氣魅力》一課,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設想風能玩具:飛機、風車、蜻蜓、風箏等;然后動手制作:材料的選擇,制作步驟,色彩的搭配,裝飾和美化;最后進行飛行比賽。學生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想象力在活動中提升。
美術教學,讓學生得到美的熏陶,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每位美術教師共同期待的結局。給學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換未來一個騰飛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