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教研學術論文,圍繞新形勢下高中生生物學綜合素質培養教學研究開展論述,為新形勢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探索提供了一個寶貴的經驗。
關鍵詞:高中生 素質 創新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之下,高中生物課教學應該重視改革與創新,要求我們的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念,由“教師主宰課堂”變成“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新的教育理念。依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前生物教學的大方向,大的教育任務。
第一、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志向。
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綜合素質,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志向。學生有了志向,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培養新時期新形勢的高中學生樹立學習生物學的志向,高中學生樹立學習生物學的志向,我采用以下這些教學方法:聯系班主任,聯系政治教師與生物教師共同研究;培養學生從青年時代起應樹立熱愛生物學的遠大志向。生物學是21世界最重要的科學之一。號召學生向鐘南山院士學習。鐘南山是我們中國這次“抗疫”斗爭中的先進人物,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他頒發了“國家功勛章”。他從中學時代開始就熱愛生物學,熱愛醫學,是中外著名的生物學家,疫病預防專家。正如鐘南山院士所說:“無論學習生物學,學習醫學,青年學生首先要立上雄心壯志,將知識貢獻給中國人民,世界人民”。鐘南山院士今年已經84歲了,至今他仍工作在抗病第一線上,通過宣傳教育,讓廣大學生逐步樹立起了學習好生物學的遠大志向。
第二、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
學習生物,就必須重視生物實驗。舊式生物教學實驗,“往往黑板上做實驗”,“教師講實驗”,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少。改革舊式實驗教學,推行新式實驗模式。我的做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實驗。實驗前,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查閱資料,制訂方案。整理數據。教師只作現場指導,始終讓學生獨立思考。比如實驗做“微生物的染色。”要求每位學生完成2-3個正確的細菌鑒別染色片。從取菌種,涂片,染色,調試光學顯微鏡,鏡檢到鑒別正確菌種為止。整個的實驗完全由學生自己操作。在實驗過程中,酒精脫色時間,涂片后細菌的溫度,也及洗片諸環節作細仔分析,反復實驗,直到完全滿意為止。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十分重要。學生觀察時,要認真仔細,尊重事實,作好記錄,不能弄虛作假。在觀察中還要有思考能力,動腦筋。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個性之發展,讓學生的科研素質得以提高。
第三、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研素質要提高,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生物教學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大膽思維,在學習中敢于創新。比如,分析達爾文的進化論與“寒武紀生命爆炸現象”之間的矛盾。通過這類事例引導到其他學科的一些例子。表明:任何一項學科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唯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比如:我舉一個例子,讓學生分析——“新冠肺炎的病源在哪里?”學生通過辯證思維的思考,只有經過科學實研,不斷探索研究才能得出科學結論。經過世界科學家的反復研究——認為“病毒不是來自中國,而是來自于大自然。比如,西班牙專研得出結論,早在中國病毒之前,在西班牙的水管中就發了”新冠病毒源“,病毒來自大自然。這一認識堅持了辯證思維,對美國及一些跟班狗污蔑中國,作了有力的回擊。
第四、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素質,應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習興趣就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動力。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可以從多方面開展:其一,講好著名生物學家的故事。有一位英國大學的生物研究生畢業的女生叫珍妮。她已二十八歲了,也沒有考慮結婚成家,把生物研究放在第一位。她自費到非洲大草原去考察研究獅子,與野獅一起生活,研究野獅的生活習性、語言。寫出了不少的科學文獻 ,科學著名作在全世界發行,受到好評。但不幸的事發生,在珍妮三十八歲那年。一頭野獅突然因病發狂,張口吃掉了珍妮。珍妮雖然為研究野生動物犧牲了,但她的研究成果精神品質永留人間。其二,指導學生多參加一些生物學方面的實驗。如,自己制造實驗儀器,自己土法制造天文望遠鏡,深入農村調查研究農作物生長狀態。中國六十年代,四川簡陽一位農民叫張泗州專門研究棉花栽種,他研究的棉花獲得了大面積豐收,打破了“四川省不能種棉花的不科學言論“。我們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要從多方面去培養,去激發,讓學生煥發出“永遠不停步的動力!”
第五、指導學生廣泛閱讀
偉大的革命導師的列寧同志說過:“學習,學習,再學習”!列寧同志教導我們開展任何工作都必須長期堅持學習,我們要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綜合素質,那就必須指導學生投入廣泛的閱讀學習。學習即廣泛地投入閱讀。這里,我要強調,指導學生閱讀,主要指導學生讀好兩類書籍。A類——指導學生讀好政治理論類書籍。比如,指導學生閱讀馬恩列斯毛鄧的著作?,F在主要指導學生閱讀習近平新時期的著作。學習領會革命導師的理論,領會思想內函,為樹立學好生物學打好思想基礎。如學生沒有良好思想理論基礎,也是不可能學習好生物學的。學生只有在學習好政治思想理論,才能確立好自己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明確的“三觀”基礎之上,才能學習好,研究好生物學。用生物學知識為中國人民服務,為世界人民服務。B類——指導學生學習好生物學類書籍。學生要提高學習生物學的綜合素質,必須廣泛學習閱讀生物類的書籍?,F在學習閱讀的環境非常好,學生可以到相關的圖書館去閱讀,或者借閱性閱讀。在今天互聯網的時代,最方便的是在網上閱讀。一部手機即可閱覽天下事,在手機上也可以隨時閱讀有關生物學類知識。另一方面,在網上,也可以購買到自己需要的生物類書籍。
教師要把那些閱讀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握著閱讀方法的金鑰匙去打開生物學知識的寶庫,不斷地充實自己生物學知識。
綜上,我們在新的形勢之下,要努力學習生物學提高綜合素質。應該抓好幾點:A點,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志向;B點,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科研素質;C點,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D點,指導學生廣泛閱讀。這四點是我們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生物綜合素質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楊常理、游世紅、倪建軍《加強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綜合素質》2018年《學習報·生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