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仁壽縣龍馬鎮鳳梧九年制學校 李沛佳
摘要:美育具有人文性質,美術課是美育之一,也具有人文性質,所以在美術教學中結合這一性質,才能提高美術素養。
關鍵詞:美術 人文性
美術的人文性體現在什么方面呢?先看新課程是怎樣說的。新課程在美術基本理念第(三)里說,“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認識美術。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在教學中應以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概教理論和技法,也結合文化學習,才能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體現出正確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為什么說美術具有人文性,還可以從多個方面加以說明。美術和文學是一樣,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也許有人說美術不是也具有工具性嗎?有的,但只把美術當作工具來學習,那只能具備美術素質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正如一個戰士只會槍法而不懂社會不能算是一個戰士。一個戰士不但會槍法還要有政治頭腦,懂得為正義而戰。曾有位美術老師在激發學生美術興趣時,對學生說,美術是一門工具,會觀察,會模仿,會寫生,可以在學習自然科學時有用。如學習幾何中的立體圖形,懂美術才對三維空間的圖像理解得透徹。物理中、化學中,那些實物圖像、原理示意圖,都需要美術的工具性來理解。這位老師說得是沒錯,但他忽略了美術的人文性。工具性,需要,人文性更需要。而且在很多時候,工具性也要為人文性服務。曾有位美術老師做過一個實驗,他布置學生為一個飼料廠打一則美術加文字的廣告。把作業收起來他就發現:平時只重視學習繪畫技巧的學生,是這樣設計的:他畫了一堆飼料,又畫了雞、鴨、豬等家禽,表示飼料的功能是喂養這些家禽家畜的。但這幾種物體是各自獨立的,體現不出有何誘人的情感因素。而平時既重視繪畫技巧,也重視美術文化的學生,是這樣設計的:他畫了一個農村婦女,正在拋撒飼料,那些雞鴨豬們爭搶著吃食,那婦女樂得眉開眼笑。這幅廣告充分體現了美術的情感因素,看了就會產生對這種飼料的興趣,因為畫面透露出了如下人文因素:農民為了奔小康,精心選擇好飼料。家禽的爭搶場面,襯托出飼料的質量很高。農婦的眉開眼笑也有襯托作用。我們可以從她的笑容之中看見她的心理狀態:禽畜吃了好的飼料,短時間內就長得又肥又大,賣了錢,就可以買新衣服,給孩子上學的錢,給老人養老的錢。這又是隱含的社會意義。在對這幅廣告的創作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培養。他們一定在老師的指導之下,留心觀察了社會上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在當今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之下,應有怎樣的精神面貌,應通過怎樣的畫面來表現。這些雖是老師在教學中講過的,這些學生已經心領神會了。為了加強學生對美術的人文性的認識,還有一個途徑是不可忽視的,那就是社會調查。社會中有不少美術現象都體現出人文因素。例如,暑假,同學們遵照美術老師的指導,在各種社會活動(外出旅游等)收集美術體現社會意義的事例,開學時交卷。效果果然有了:有位同學在晚飯過后騎著自行車在本城市里閑游。他路過一個建筑工地,外面圍了一道墻。一摸,這墻是鐵皮連成的。外面貼了一層塑料。塑料的圖案是綠底加淡藍的花。在這炎熱的夏天里,看見它,猶如路過一道綠色的籬笆,心里感到一股清涼之氣。他由此想到,幾年前,城里也在不斷的搞修建,工地也有圍墻,但那些圍墻只是本色的白鐵皮連成的。路過那里,那反射的陽光給人火辣辣的感覺。幾年前為什么只用本色的白鐵皮而現在卻加以了季節的美化呢?在對比中,他一下子明白了,本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雖有建筑工地,也不會傷害到城市的美麗。由此,他明白了美術服務于社會的道理,也由此產生了對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人民群眾創建文明衛生城市的勤勞和智慧,受到了建筑工地裝飾藝術的美的熏陶,由此,他更增強了愛護環境的心情。這就是美術的人文因素的體現。又例:有位學生旅游到古代東吳之地,聽到這樣一件事:當地有個私人企業為了開辟旅游業,在那里塑了一尊黃蓋的像。但經過一段時間,當地文化部門不斷接到反映,說這尊造型太魔化又不美觀。文化部門一考查,果然不合乎道教文化觀,于是叫毀掉重新設計。評析:這件事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設計者有新奇的想象力,才設計出了如此魔化的形象。二是他的歷史知識和文化知識(包括道教文化)不豐富。所以審美不符合大眾心理。這也說明了美術教學中要融進正確的人文因素。在培養想象力的同時,又要注意正確文化的熏陶,這樣審美與創造才會有機地結合起來。課堂教學中又怎樣體現人文因素呢?新課程要求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所以即使是教學生繪畫技能時也需要而且能夠融進人文因素。如教學生畫茶杯。茶杯不就是用來喝茶的工具嗎?它應只與生理有關,有何人文因素呢?又怎樣培養情感態度呢?有位老師這樣教:今天我們學畫茶杯,每個同學心中要有一個目標,比如畫一只茶杯送給爺爺,或是送給某位朋友,并要在畫上寫上畫贈某某,寫上自己的名字和年月日。提示了這個目的,同學們頓時來了興趣,他們心中立刻就有了被送的人了。也許有的想到,、我的爺爺辛勞大半輩子了,每天應泡上一杯茶調養身心,我雖然送的是一幅畫,但這是我的心意。于是聽老師講畫杯子的技巧聽得特別認真,因為他要畫出一個最好看的杯子。評析:這種融有教育意義(尊老與友誼的意義)的目標,來激發興趣,既能收獲教學的效率,又能收獲思想育人的效果。這就比那種一上課就純教繪畫技巧的方法要強得多。這就是美術的人文性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案例。
參考文獻:
《新課程標準解讀》黑龍江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