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素質教育與其它學科一樣,是有別于應試教育的。它是以面向全體培養能力的教育,以此為理念便產生不同的教法。
關鍵詞:英語 素質教育
要進行素質教育,就要明確素質教育的意義。什么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它倡導“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采取生動活潑的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這些素質是齊頭并進的,不是孤立的, 是互相滲透的。如知識素質,思想文化素質,適應未來社會并推動社會前進的素質。要實現這些目標,就要“以學生為主體”。要以學生為主體,就要激發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在這方面,雖然大家都知道興趣來于需要,這是心理學的原理,但激發興趣的方法卻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在這方面,英語教學的同仁·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例如,對學習英語,不少學生首先有一種由陌生感產生的怕字。若是漢語,自己從小就在漢語氛圍環境里生活。耳濡目雜,日積月累,積腋成毬,即使沒上過學,也能進行日常用語的對話了。而英語是外來語,沒有英語的生活環境,耳濡目染甚少,所以畏難情緒很強。要解決怕字,根據學生的心理規律,應從對英語的需要與它的語言規律性進行生動講解,必能產生效果。對英語的需要,廣大農村中小學(包括小城市)都沒有感受到緊迫的需求。但時代的發展趨勢是全球化,經濟發展多邊主義是主潮流,各國交流日益頻繁,高層的不說,就說基層百姓,出國旅游也成時尚,外國人來中國也履見不鮮。在這種局面下,英語口頭交流就日顯價值了。未雨綢繆是每個學生未來的需要。在這方面概括講解與生動的具體講解相結合才會收到良好效果。有位老師在講解時舉了個例子,說某初中學生隨旅游團去西方國家旅游(去東方國家也一樣),與旅游團跟丟了,手機又沒有漫游到國外,打不通,聯系不上。唯一的辦法是用英語找附近的聯絡機構,但由于平時不重視英語,這下倒好,成了睜眼瞎和啞巴了。只有象啞巴一樣比劃著說了半天,對方才懂了意思,幫助他找到了旅游團,好險呀。這個故事很起作用,因為學生未來的事業與生活遠比現在要復雜而豐富,英語就成了一張名片,一個交際工具,舍此,在國際上寸步難行。這樣的講解,學生的英語興趣便激發起來了。以往一個班只有估計能考上高一級學校的才視英語為需要,現在每一個學生都視英語為需要了。學習英語的難與易,除了興趣,決心與毅力這些非智力因素也十分重要,這要從對學習英語規律的分析,降低學生的畏難程度。學習英語的規律應從如下方面來談。一是與漢語相比較,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漢字字數多,一般是三千多個,讀音除了大多數是單一讀音外,還有少數多音字。在釋義方面,還有一些多意詞,應放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才能正確理解。但這就這么繁難的漢語,外國人也有把它學得十分精通的。那原因一是有恒心,二是找到了它的學習規律,這樣就事半而功倍。而中國人學習英語遠沒有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難度大。一是字母只有二十幾個,只要掌握了對詞語的拼寫規則及讀音方法,就好比學習漢語時,掌握拼音知識一樣,學起來就快速了。如學習漢語,詞的概念要借著實物、圖片、錄像之類,做到字形合一。而學習英語也與此相同,也可以利用上述資源幫助理解與記憶。懂得了這些規律,外國人能學好漢語,中國人又如何不能學習好英語呢?以上講解,便可大大降低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畏難程度而增強信心。
把教學方法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途徑之一。例如,教學中把詞語放在句中理解,這是符合人們認知規律的,更便于理解記憶。這種教法本身就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但如果在教學中有意將這些教法從學習方法的角度加以總結、推廣,讓學生掌握就是將素質教育的教法轉化成了學生的學法了,從而達到了讓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了。這些教法諸如概念的“形象教學法”,“知識情境法”、“游戲法”等等。概念的形象教學法是基于概念是從實物形象而來。一個概念代表著一種物體。如玉米、桌子都是具體實物的存在。教學中,那些學生不熟悉的物體,只從語言描述是印象不深的,必須展示其物體形象。即使那些物體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展示其實物或圖像也比只用語言提及,印象要深刻一些。如教學手表的概念,手表誰沒見過呢?但若教師這節課有意在手上戴一架手表,教學這個詞時,故意在空手展示一下手表的形象,那閃閃發亮的手表形象會如星星般在腦海里閃爍而經久不減。那與手表相關的英語寫法也就隨之印象深刻了。除了實物,情境現再也會起到這個作用。如某些課文中有圖畫與英語文字的資料,就要讓學生對圖畫中的情境進行充分感知,達到進入那種情境的深度,這樣對那段文字就能深刻理解和印象深刻了。除了深入理解,還可以把畫中的情境編成一個短小的英語劇,分角色表演。學生的心理特征中,都喜歡在表演中顯山露水,這是好勝心,榮譽感起作用了。利用這種心理,布置排練任務,然后再在班上表演競賽,評出名次。集體名次,個人名次,這種學習活動就會激發興趣,深化鞏固知識。因為為了在班上表演成功,他們會為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去操練。這就是生動活潑的形式起到了促進作用。以舊帶新學習法也是一種認知規律,英語學習也是這樣。如學習would結構語時,啟發學生以舊知識啟新知展開聯想,舉例表達like所代表的不同詞義用法及其搭配的詞語和句型。
總之,英語素質教育涉及教學的方方面面,只要能激發學習的主動性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參考文獻:
《素質教育論》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