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形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學得輕松愉快,思維就活躍,身心會健康地成長,對開發智力,培養情操大有裨益。小學數學就很適合快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快樂教學
我們知道,數學是數字加符合(還有幾何圖形)的學科,所用的是邏輯思維。如果讓學生掌握了知識規律,學則不難,若沒有掌握知識規律,學則難矣。不難就好比孩子進了游戲迷宮,很快就找到了出口,產生成功的喜悅;難,就好比孩子進游戲迷宮,半天也出不來,則興趣大減,煩燥苦惱,哪還有什么快樂。教學數學,就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而始終興趣盎然。要掌握知識規律,就要教給好的學習方法。孩子在學習方法時,如果也快樂,那么就一路快樂了。所以數學快樂教學,就是要研究使學生學得快樂的方法。素質教育強調,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采取生動活潑的方式,科學有效的途徑,提高學生素質。要進行快樂教學,教師首先應是個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面對不易解決的問題,總是先尋求快樂的突破口而不是陳規老套地煩惱地進行。例如教 了100以內的加法與乘法后,老師出了如下的題,鞏固知識,繼續開發智力。題一,1+1+1……+1(注100個1相加)=?題二,1×1×2……×1(注:100個1相乘)=?學生先感到好奇,數字相同只是符號不同,有的做對了,但還有學生兩題都等于100。老師把這個結果寫在黑板上,也把正確的結果寫出來(正確的,第一題等于100,第二題等于1)。讓學生們討論。這個就熱鬧了,做正確的學生要說出理由否定錯誤的,一時也難也表達清楚,做錯了呢,更找不到為什么錯了。這時老師就要發揮主導作用了。第一題每個學生都做正確了,都等于100,關鍵是第二題。問做正確的是怎樣做的,有的說,依次一步一步地計算。即1×1=1,第一步的結果再乘以1,又等于1.如此繼續下去,最后結果還是1.又問有沒有人一看就判斷等于1的呢?有人答沒有,再問做錯了的是怎么思考的。有的學生發言了,他說,也按步聚做一步,既然1×1=1,那么乘100次不就等于100了嗎?這時老師說,做對了的兩種情況,第一類屬于腳踏實地的人,獎一只鳥兒,再黑板上畫了一只簡筆畫的小鳥。又說第二類人是憑規律推出來的,是腦殼機靈的。獎一只鳥兒再加一個蘋果。做錯了的是一個懶漢,但我還是要獎一?;ㄉ?,因為他為我們提供了做錯的原因。大家快樂的笑了。接著全神貫注地投入老師的講課中了。接著的講課就是再次區分“+”與“×”的不同概念與作用。那些懶漢們終于找到了錯的原因了。評析:單獨教加法和單獨教乘法時,學生是弄懂了的,但把極為相似的題放在一起就有干擾了,學生的思維就會打破平靜了。打破平靜,讓學生積極思維,這是快樂教學的方法之一。在進行對學生計算結果的評價時,懶漢也快樂而不是受到批評而沮喪。這叫批評藝術,教知識的藝術加上評價藝術就構成了快樂教學的一種方式。又例:老師出了一道題:5+3+7+2+8+4+6+3+2=?看誰算得快。班上有個學生很愉算出來等于40,而與他智力相差不大的同學,卻久久未能算出。當大家都得出結果時,老師讓同學們猜猜那個同學是怎樣進行快速運算的。在同學們思考未果時,老師讓那位最早計算出結果的同學說說他的算法。同學們睜大了眼睛,看他怎么說。他說,他發現了一個規律,這個規律與課外書籍上的說的類似。那書上說在某個地方擺了一地的地瓜,有人要買這些地瓜,但沒有大秤,只有一桿彈簧秤,只限稱3斤。要秤完這些地瓜,幾斤幾斤的稱,至少得一天時間。這時那位買地瓜的人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大小地瓜兼搭刨成了60個地瓜堆,他只稱出了其中一堆是10斤,10斤×60很快計算出總重為600斤。我一看這道題,就與一地的地瓜相似。于是我把它們湊足10再計算。那就是原式(3+7)+(2+8)+(4+6)+(3+2+5)=10+10+10+10=40,同學們十分佩服并感到驚奇而興奮。這時老師表揚了這個同學。表揚他對數學的愛好,樂于擴大學習范圍,讀課外趣味教學,表揚他善于動腦,能把不同的事物聯系比較,發現類似的方法并加以利用。說這就是創新思維,大家都要學習他。這時,同學們茅塞頓開,似乎找到快速算法一把鑰匙,心中十分滿足。這時的同學們,正是輕松愉快地學習了數學。評析:以上教學過程,學生始終興趣濃厚,思維積極活躍,輕松而快樂。為什么?原因如下:一、老師的題中有“看誰算得快?”別小看這句話,它帶有激勵競爭的因素。這是素質常用的方法。素質教育倡導,“遵循學生的心理規律,采取生動活潑的方式,提高學生素質。一句“看誰算得快”,一句話就把學生的平淡的心情激活,大家以爭先為榮地積極思考運算,無論結果正確與否,速度快慢,他們的心情是積極向上的。“做學問”雖苦,苦中有樂。二、當大家做完題后,老師不是立刻替那學生說出快速的原因,而是說“你們猜猜那個同學是怎樣進行快速運算的?要大家猜,就設置了一個懸念。懸念是促成急切思考,積極思考快速思考的助推力。他們又雖苦但快樂地探求著。當那個同學說出了奧秘后,同學們又因獲得了好的方法而心滿意足。這就是一連串的因素構成了數學的快樂教學。試想,如果用應試教育的注入式,死板不生動的教法,老師講得再仔細,學生的神經不興奮,思維不積極,不活躍,不輕松,就不會有快樂學習的感受。
綜上所述,要搞快樂教學并收到好的效果,就要講究教法。怎樣激發興趣,怎樣促進思考,只要不斷實踐,總結,就會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新課程標準解讀分析》黑龍江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