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的職責,人文學科是這樣,理科也應這樣,物理教學便在其中。
關鍵詞:物理 德育滲透
語文是人文學科,那些文學作品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教育意義,因為文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特質是以情感打動心靈。物理是講科學原理的,也能用科學知識進行思想教育嗎?回答是肯定的。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特點,根據學科特點進行有特色的思想教育,不僅必須,而且可能。任何一門學問都有美的特征,物理科學也有美的所在,只要發掘出這些美的物質,就能讓學生產生美的心靈。物理之美在何處?在科學家的奮斗精神里,在科學原理對人生的啟示里,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形式靈活多樣。有文學形式,如講科普故事,講科學家的故事。又如發掘科學原理中蘊含的人生哲理,等等。例如,有學生學習物理怕難,信心不足,意志不堅,毅力不強,物理老師就講科學家奮斗的故事。如講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的故事。當科學家已研究出了電流的熱效應后,愛迪生就想到了用電的熱效應使金屬發光,為人類驅除黑暗。他發明了電燈,但那金屬發光的壽命都很短,無法進入生活應用。他于是用了很多種金屬絲進行實驗。他走過了很多地方,風塵撲撲,廢寢忘食。經過一千多次實驗,終于以烏絲作為電燈泡的發光體,他成功了,但成功的路上留下了他辛勤的腳印,灑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他的事跡正體現那句名言:“在科學的大道上是沒有捷徑可走了,只有那在崎嶇山路的攀登上不畏艱險的人,才有可能到達光輝的頂點”。講了這個故事,同學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動。他們心中也懂得了另一句名言:天才是一分靈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他們也想起了一首歌:“櫻桃好吃口難開,不下苦功等不來,只要汗水勤澆灌,幸福的花兒遍地開”。老師的故事為學生樹立了一個為人類研究科學的奮斗者的光輝形象,使學生感受到了奮斗之美,從而受到了鼓舞,尤其是那些在物理學習中怕苦怕難的學生也開始努力了。又例:揭示物理原理中的哲學思想也是德育滲透的方式之一。如,學了斜面省力的原理后,老師要學生感悟其中有何人生啟示。一個學生結合生活產生了很多聯想,從中獲得了處事的啟示。首先他聯想到那些汽車翻山的路都是盤山道,因為直走坡陡上不去,再是捷徑也等于零。而走盤山道雖然距離拉長了,費時多了,但省力了,能百分之百的翻過山去。由此,他進一步聯想到做人處事不也可以借鑒斜面原理嗎?他想起自己身為班長,但往往幫助同學改正錯誤卻效果不佳,甚至還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其原因是不講柔性策略,出言直來直去,讓被批評的同學接受不了?,F在用斜面原理試一試吧。如班上有個同學這段時間上課屢犯紀律,有時候不由自主地大聲講話,嚴重干擾了課堂紀律。老師把幫助這位同學的任務委托給他。這個同學他曾經幫助過,但那次引起了一場嘴仗。那次方法是直接了當指出他的錯誤,由于那個同學性格強勢,不但不接受意見還說他亂扣帽子,頂壯之后無果而終。那種方法就好比汽車爬陡坡爬不上去還摔了下來。這次走盤山道繞上去吧。怎么繞呢?先從別的話題入手。這個同學是個體育愛好者,在班上的體育比賽中還名列前茅呢?接受了老師的委托,放了午學,吃了午飯,他在操場里找到了那個同學。先打招呼吃飯了嗎?那個同學應答這后,他對他說,體育老師要我物色幾個參加本校課余武術興趣小組,不知你愿意不?見他來了興趣,就約他到一個清靜的竹林下慢慢說。到了竹林下,那個同學表現出十二分的興趣,這時他才對他說,但體育老師說了,要遵守紀律。他表示只要參加了武術興趣小組,我保證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認真訓練,見火侯已到,他便把話題轉到課堂紀律上來。說,但我不放心的是你在課堂上好些時候都難于控制自己,參加武術訓練還能控制嗎?那同學說那是兩回事,他說不是兩回事是一回事,接著開導他無論上什么課都要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才能處處遵守紀律,才能贏得每科老師的信任。這次他不但沒有頂壯,還心服口服,這位班長這次的思想工作取得了成功。他深有感悟,這就是斜面省力的原理在做強勢性格同學思想工作的效果。雖然多花了時間,多繞了話題,但是省力多了,達到了目的??磥硪敽靡粋€班長,還要多研究工作方法啊,物理原理中還有做事的哲理呢?這就是在物理教學中,引導學生悟出的處事哲學。增長了為大家服務的才干,達到了德育滲透的目的。又例:班上有的同學學習似乎盲無目標,整日昏昏然地混日子。上課不專心,做作業覺得煩。教學了杠桿原理,老師要同學們想想,杠桿能有效地搬動物體,關鍵是什么因素?;卮鹗怯辛酥c。老師肯定了他們的答案。接著問,學習也需要支點,想想應以什么為支點?通過啟發,形成共識:學習應以理想為支點。沒有支點,用力就沒有方向,沒有理想,力也用不到學習上去。有了理想,學習任務就是重物,就會為實現理想而認真學習,就會研究學習方法,克服一切困難,學習成績就會優異。通過這種思想滲透的教育,那些昏昏然混日子的同學明白了,一個人沒有理想,學不到本事,將來定一事無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重新樹立了理想,學習興趣濃了,熱情高了,成績也慢慢上升了。有個同學在《學習物理有感》中寫道,杠桿支點的重要性使我想起了一個人說的一句名言:“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搬運”。用于學習,作為支點的理想也同樣重要,感謝物理老師讓我找到了支點,這個同學的轉變,說明了物理教學進行德育滲透取得了成功。
參考文獻:
《新課程標準解讀分析》黑龍江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