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文是要講究生動性的,生動的因素有章法和表達。
關鍵詞:作文 生動性
文章章法千變萬化,但都離不開內容的制約,有的學生看了不少課外書籍,學了不少關于章法的知識,于是采取舊瓶裝新酒的辦法運用。但往往由于那些新酒與原酒性質不同,裝上去很不協調。因為寫文章是內容決定形式,而非形式決定內容,所以文章章法的運用要因內容而定。章法又因文體的不同而不同,散文有散文的章法,小說、故事又有不同的章法。語言表達有概括敘述和詳細描寫,描又有很多種類,也應由內容決定,下面以實例來說明。
例文(一):《我的樂園》我家的后面有一座小山。山雖不高也不寬,但他是我的樂園。每當星期六到了,我都要去山上玩一會,有的同學知道了,問山上有什么好玩的,我說星期天與我一起去玩一次就知道了。星期天到了,班上那幾個要好的同來到我家,我們便一道往山上走去。這座山因為沒有名字,不高但很陡峭。以前大人們愛上山去打柴伐木,現在木料用途少了,上山的人少了,但不是大人們的愛好地方,卻是孩子們的樂園。這山陡峭,路也奇險。山腳下是一條小溪。溪水不寬但很深。夏天,到溪里洗澡的人,一個猛子鉆到水底,也要好一會才能浮上來。止山的路是在懸巖上開鑿的,這是上輩人的杰作。路有二尺來寬,足夠走路安全,但如果不小心,掉到溪晨就夠受的了。所以我們幾個人都格外小心,好在這么奇險的路只有10來米,我們都安全地走過來了。我們來到一個山彎里。這里是一個草坪,四周是茂密的樹林,對面是一座很陡的山,山上有一股泉水直瀉而下,象掛在山前的一條白綢。這邊的草坪和樹林就是玩的地方了。這里面有什么好玩的呢?那就看我們怎么玩吧。先說這草坪,大約有三畝寬窄,草是細葉草,密密的象鋪了一層草毯,這時正值秋天,草有些枯黃,但水分少,正好在上面坐著,躺著,打滾也可以。我們幾人在里面追逐嬉戲,摔倒了,這么厚厚的草地,象是摔倒在草被上,一點都不疼,好不快樂。村林里又有什么景象呢?這里的樹木不只一種樹,很雜。有松樹,有栗樹,有青崗樹、柿子樹、桉村、梧桐樹,還有些叫不出名的樹,真是樹們在聚會一樣。這些樹,有的有一股股的老藤。這些老藤可柔韌了,象麻繩一般。于是我們在上面綁了橫木,坐在上面打秋千,這林子里有吉呀吉呀的聲音,原來是鳥叫,它們是在為我們的創意而驚訝吧。我們打著秋千,越摔越高,一個仰視空中,樹蔭遮著了天空,一下又俯視地面,象是在空中航拍的感覺。不玩秋千了,我們往樹林深處走去,看看這兒又有什么風景線。突然身邊梭的一聲,嚇得我們差點摔倒。一看,原來是一只野兔竄了出去,它的窩就在我們腳邊,我們都咯咯地笑起來。這林子里還有鳥,有兔,這是城里沒有的風景。城里公園里有石碉的假山,但畢竟是假的,只是藝術欣賞,而這是真山,有親臨的體驗。人們說的“返樸歸真”就是這種感覺吧。又玩了一會兒,我們從原路下了山。同來的幾個同學都說,這山上好玩,好玩,真是孩子們的樂園??!
這篇游記,老師讓文章作者念了兩遍,讓同學們談感覺如何?同學們紛紛討論了起來。有的說寫得好,是出自己親身的體驗,如果只憑想象是不會這么逼真的。有的說,我家對面也有這樣的一座山,雖然整體風景不如這座山,但某些方面還是有相似之處。比如小溪,樹林鳥兒等,我也去玩過,但我就是寫不出這么好的文章來,不知差在什么地方。這時,老師對他說,我了解你的情況,你平時去玩只管玩,熟視無睹,從沒想過從觀察中獲取寫文章的素材。這個同學寫了很多觀察筆記,而你一篇出沒有,大家覺得老師說得對,要向這位同學學習。那位同學更是茅塞頓開,找到了寫好觀察文章的路子了,也要試一試,于是列出了重游那重山的觀察計劃。還是回到對這篇文章的討論吧。有個同學一直在沉思,這時突然舉手有話要說。老師知道他有高論發表,果然他一鳴驚人。他說, 這篇文章的寫法啟發了我,我于是發現了應在一個地方再加以聯想,會更加強表現力,那就是上山過懸巖山路那處,那懸巖上鑿出的路左邊是山巖,右邊是懸空,下面是溪水。寫到那里如果再添上聯想,我聽到這里,就聯想到了在電影智取華山的情節里,有幾位突擊隊的戰士從后山爬上山頂,有一段路就如同這篇文章里寫的那么險,甚至更險。要有一腳踏空,就會摔下萬丈深淵而粉身碎骨。這幾個同學過懸巖時,也一定會聯想到那些吧,也一定感覺到今日游山體驗到了解放軍智取華山的奇險刺激吧,會更感覺到這真是一座令人快樂的山。這段發言,同學們聽了都說有水平,發揮得不錯,那位文章的作者也覺得他說得很好,下來他會把這個聯象加上去。評析:以上是對作文的生動性的討論,而且收獲很大。這樣的討論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特別,素質教育不是由老師包辦代替地獨自講評,而是要激發學生發揮主體精神,積極思維,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生動局面。這也是教學民主的體現。素質教育強調“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采取生動活潑的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能激發學習興趣的形式就是生動活潑的形式。要形成這種氛圍,老師首先要以與學生平等的姿態,參與其中,進行引導點撥,這位老師正是這樣做的。所以同學們討論熱烈,發言踴躍,還有創新思維被啟發了出來,這就比由老師講學生聽,只作知識接收器的效果好得多。文章怎樣才生動,從學生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學生是意會到了,那就是情節的曲折有趣,形象的描寫,這些都體現在章法里。這里,我結合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的小學作文教學,我還要作一些必要之強調:其一,要做到作文的生動性,學生要樹立作文能寫好的信心。要相信,自己經過努力,一定能夠把作文寫好,一定會讓作文充滿生動性。其二,要做到扎實觀察,扎實觀察之后,寫出來的作文才會具有生動性。其三,寫作文的時候,要注意,運用好作文的寫作技巧。作文要注意十分講究作文技巧的。比如,作文結構的安排就十分講究。如圍繞主題,靈活安排好結構?;蛘唛_門見山作文,或者以寫景開頭,或者以議論抒情開??傊?,只要能夠圍繞中心,采取靈活的開頭來寫作都是可以的。其四,作文的時候,要十分講究運用好修辭手法。修辭手法的運用要依據作文時的需要來安排。比如,運用“通感”修辭手法就十分重要的。所謂的通感手法,講究把視覺、聽覺、味覺、靜感、動感有機地結合起來修辭。
參考文獻:
《素質教育論》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