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沒有學習英語的基礎,更不用說方法和技巧了。他們學習的關鍵就在課堂上,從課堂中習得知識。而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就更是如此,家里沒有任何資料,甚至連復讀機、磁帶也沒有,他們不能做好提前預習;家里的父母不會說英語,更不用說輔導了。所以,他們學習英語知識就完完全全靠課堂40分鐘。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使我們的農村學生能夠學到更多,掌握得更好?下面,我就談談個人在工作中總結出來的一些淺顯的經驗與方法。
課堂教學大致分為五個部分:熱身,復習,演示,演練和評估。這些鏈接中的每一個都是互鎖的,每個鏈接都是下一個鏈接的必要先決條件,也是前一個鏈接的自然擴展和改進。因此,每個環節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然后,在設計教學時,我們的教師應充分考慮每個環節,選擇最佳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確保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我們必須設計清晰,具體和實用的教學目標(“實用”意味著教學目標必須適合所有學生。對于所有人來說,至少大多數學生可以實現這一目標,而且目標太高或太低而無法適應。教學必須對所有學生開放。雖然小學英語從頭開始,但每個人都是初學者,但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的。我們的老師不能超越普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確定教學目標后,我們需要設計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熱身,作為班級的第一項活動,我們都知道“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它對于一堂課來說是重要的。它可以起到引發學生興趣的作用。通常這一環節只有二三分鐘甚至一兩分鐘,主要以英文歌曲、韻律兒歌、熱身操、日常問答等方式呈現。通過活動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英語的良好狀態并在心理上做好學英語的準備。
復習是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復習一般以問答方式呈現,而這些問題應與將要學習的內容密切相關,才能起到激活舊知識的作用。為了熱身和審查我們審核的有效性,我們設計的所有內容都必須與新知識相關。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應該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并應在適當的時候給予評估和鼓勵。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興趣和信心都可以得到提高,學生可以感到滿足并獲得成就感。
呈現,呈現新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感受到。這一環節我們以教材為本,準確、簡明的將新知識呈現。一般以課文學習有關的圖片、談話、問題等方式出現,快速將學生引入到課文情景中來,讓學生進入文本研究,尋求知識。
練習,讓學生通過參加演習活動達到內化新知識的目的。這個鏈接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關鍵。一般情況,我用游戲、朗讀等方式進行操練。首先說游戲,這一活動主要用來教授新單詞和重要句子。我們可以把單詞用圖片或簡筆畫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學生“Read and touch”并對反應敏捷又準確的學生給予鼓勵;或者是“Loud and low voice”游戲進行單詞教學,讓學生體會“學中玩,玩中學”。在教重要句子時,我們也可以抓住句子中的重點單詞,采用“滾雪球”的游戲進行教學。這些都遠比老師教、學生跟讀,一遍又一遍的乏味、低效的原始教法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其次說朗讀,我讓學生先聽錄音然后跟讀,領會正確的語音、培養他們的語感;抽個別學生讀,糾正易錯、易混單詞讀音;小組讀,培養競爭意識;整體齊讀,培養合作探究的精神……方法的多樣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評估,評估學生應用新知識技能的能力。這部分主要是為了測試本班學生的成效。一般情況我以問題或表演的方式呈現。問題,是對所學課文知識點,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解答,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表演,主要把課文中的情景用班上同學的實際信息表達出來,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中用,用中學,學以致用。”
我們小學英語教師的主要責任是成為學生的“學習輔導員”,為學生的英語水平發展提供條件。建立一個平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是學生,我們更多地教學生如何學習。當然,其中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這需要我們教師因材施教,更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的反思、總結,多學習并歸納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這將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就“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我結合自己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再補充一點有關的說明。其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定要努力增強廣大小學生能夠學習好英語的信心。信心就是學習好英語的力量,信心就是學習好英語的希望。農村小學學習英語的條件差。為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從增強廣大小學生的信心入手。這樣可以增強廣大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品質,樹立一種學習英語需要下決心。吃大苦,耐大勞的精神。其二,小學英語教師要為廣大小學生學習好英語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就象肥沃的土壤、空氣、陽光一樣。我認為:創設優良的學習環境主要抓好這些方面的教學環節。開展和諧、民主、自由、快樂的教學。我們所說的民主,就是一種師生之間平等的關系、師生之間共同合作探究小學英語教學。教師是英語學習之主導,而學生則是學習英語的主人公,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自己的學生服務的。英語教與學應該是快樂的、自由的學生學習不應該受到壓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中國自古以來就提倡樂教樂學。小學生少年兒童在學習英語中,應該是“好玩而且好學”。“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其三,英語教師的教法要適合少年兒童小學生的心理及習慣。讓廣大小學生喜歡樂于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王小英、李淑玉、何志芳《讓小學生樂學中學習好英語》2017年《小學英語學習方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