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與法制”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屬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把新時期的廣大初中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學校應重視加強“道德與法制”教育。我在“道德與法制”教育實踐中,堅持“典型引路”開展教育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效果,為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開展提供了寶貴的教育經驗。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制 理論認識 實踐教育(正面典型例子;反面典型例子)
今天,我們新形勢下的中國已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全面振興的新時代。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正一日千里,不斷地飛躍,社會穩定,人民生活幸福。教育蓬勃發展,青少年一代幸福成長。新形勢下,需要開展適合時代的教育。就拿今天的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來說,是否真正落實到教育的實處呢?每一位青少年初中學生是否真正樹立了“道德與法制”意思?是否真正按照“道德與法制”去踐行呢?反思我們當前的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值得我們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師去深深地去反思,去改革我們的教育教法。
當前我們初中開展的“道德與法制”存在的問題在哪里呢?我認為:主要是我們開展的教育教法脫離了學生學習的實際。有點“高射炮打蚊子——打不中要害。我們的初中開展的“道德與法制”教育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對十幾歲的青少年初中學生來說,他們不喜歡夸夸其談的理論與說教,也不喜歡去死記硬背一些硬綁綁的名詞術語。我們的教育應該讓廣大學生可感,可認知,可觸摸。因此,我在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中,大膽改革實踐,堅持“典型引路”,讓廣大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制”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道德與法制”教育。只有堅持“道德與法制”教育,青少年初中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革命接班人。
下面我談一談,如何開展“典型引路”的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
第一,正面典型引路,開展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正面典型必須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知名人士。
1、以英雄雷鋒為正面典型,開展法制教育。偉大領袖毛澤東曾經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我以雷鋒故事,雷鋒事跡圖片,雷鋒影視資料為依托,具體地向廣大學生介紹雷鋒成長,一生堅持“道德與法制”。對自由主義,雷鋒象“秋風掃落葉”那樣,毫不留情開展批評與幫助。對勞動人民,雷鋒總是以高尚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對“人民群眾象春天那樣的溫暖”?,F在,在我們的社會、學校、班級中,也存在“活”雷鋒。通過引導學生,對照典型雷鋒,“看一看,比一比”。對照生活中的“活雷鋒”,也要“看一看,比一比”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差距。通過正面引路的“看、比”活動中,廣大初中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新的形勢之下,我們更應該堅持“道德與法制”教育,以“道德與法制”鑄造自己的靈魂,才會成為一位優秀的初中學生,今后才會成長為一位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第二,以反面典型引路,開展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我以北京大學學生彭射利殘酷殺害自己親身的母親案例為典型,加以引路,在廣大學生的心靈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據中國有關媒體報道:“彭射利雖然成績優異,考入了北京大學。但是,他靈魂深處卻沒有”道德與法制“的底線,他知恩不報,反而兇殘地將哺育培養自己的親身母親殺死。今年4月,彭射利在重慶被捕。這則真實地反面典型我如實講述給學生聽,在廣大學生心靈中引起強烈的震動。廣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無論你有多么地優秀,一旦超越了“道德與法制”的底線,就會走向反面,成為人民的敵人,成為歷史的罪人。這說明,我們青少年初中學生學習“道德與法制”,接受“道德與法制”的教育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第三,以身邊的反面典型為鏡子,照一照自己身上有那些不符合“道德與法制”要求的。增強學習“道德與法制”的自覺性。在每一個初中學生的身邊,或者社區,或者本村本組,總有個別是的反面典型。由于平時缺少“道德與法制”的學習,個別人終于走上犯罪的道路。我要求每一位學生找出自己身邊的反面典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解剖一個反面典型。然后,對照自己,找一找自己身上的缺點。在對照中,深刻認識新形勢下的初中青少年學生學習“道德與法制”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
綜上所論,我們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開展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要大力改革,創新。要使廣大青少年初中學生深刻認識:新形勢下的青少年初中學生學習“道德與法制”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我們開展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一定要結合青少年初中學生的心理認識實際,通過正面典型引路,通過反面典型引路,讓廣大青少年初中學生在思想上,心靈上深刻認識到: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青少年初中生,一定要堅持學習“道德與法制”,主動接受“道德與法制”教育。從正面、反面兩個方面自覺、理智地接受“道德與法制”的教育,在不斷地學習中教育中,把自己鍛煉培養成為新一代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劉小明、李衛東、羅青華《以多種形式,開展好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2018年《青少年德育報》。
2、萬國紅、劉成軍、王俊兵《結合學生實際,才能開展好道德與法制教育》2017年《新課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