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角色“不只一面”,他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也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導師的作用。班主任角色具有多重性。
良師角色。“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所謂良師的角色既包含著韓愈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包含了徐特立老人所說的“教育行動,就是怎樣做人的問題”。
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比科任老師要多,一言一行都在孩子們的視線里,親師與崇師心理,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們。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行。”所以良師角色要求班主任必須嚴于律已,品德高尚。盧梭講過:“在敢于擔當培養一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其次要鉆研業務,具有淵博知識,即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應具備比中學教學大綱的規定多許多倍的知識”。這是班主任取得學生信任的前提條件。
良友角色。班主任既是老師,也是學生的朋友。在這種融洽的朋友關系下班主任既不能忘了“人師”的導向也不能忘了“傳道”的職責。因此,班主任要分享學生的歡樂,分擔學生的憂愁,為學生排憂解難,同學生休戚相關,做到心心相印親密無間;要做敢于直截了當指出他們錯誤的諍友;要做讓他們敬畏的畏友。這才是良友角色的完美豐滿的形象。
慈母角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班主任必備的基本品質,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級工作的根本保證。只有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像父母關愛孩子一樣去關心、愛護、照顧他們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里,住進他們的心里。但是慈母之愛絕不是那種舐犢之情。班主任的愛是對祖國和民族的未來的高度責任感而產生的理智的高尚的真摯的愛,是感情和理智的高度集中與統一。
伯樂角色。班主任要有伯樂角色意識?;垩圩R良才,善于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為人才的成長創造條件。凱洛夫在《教育學》一書中有見地地指出過:“教師站在人們未來專業的搖籃邊,因為他應當是第一個能夠看出和發展學生能力的人,他應當首先看清楚學生當中未來的設計師、飛行家、農學家、工程師、醫師、工業和農業的勞動者或科學和文化的活動家。培養出未來科學家、藝術家、作家是人才,培養有一技之長的普通勞動者也是人才。”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有志向的。
心理輔導師角色。孩子們雖小,但是他們是鮮活的,他們有喜怒哀樂,有五味雜陳,所以班主任要及時了解那些學生的情緒有些失調,那些學生行為出現異常。凡此種種,要求班主任充當心理輔導師角色,開展教育,講明道理等內容。班主任必須能夠靈活調適學生的心理情緒,不僅讓學生學會承受、忍讓,學會感動、感恩,學會和他人溝通、合作,更要讓學生明確,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真正健康的重要標志。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并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正確地判斷和分析學生由于心理失衡而表現出的異常外在行為,如表情、動作、言語等。還要善于詢問、調查、研究,如果發現哪個孩子出現心理異常,要迅速地尋找“病原”和“病因”。班主任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最拿手的絕招,就是與學生談心交流。聰明的班主任,在談心之前一定會明確談心的內容、目的,合理預測談話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談話過程中會采用和藹可親的態度、風趣幽默的語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依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教育規律,及時調整談話的內容和深度,在孩子心悅誠服中巧妙地化解學生心中的矛盾,呵護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變身監督角色。班主任既是班之主,也要對全班幾十個學生的進行監督。督促學生不吸煙不喝酒,不看低級下流的書刊影視,督促學生上好兩操,加強體育鍛煉,指導學生按衛生標準的要求,看書寫字要保持良好的姿態......做好一名監督員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協調員角色。這個角色應協調溝通學生與科任老師的關系??迫卫蠋煂W生有什么要求,學生對科任老師有什么意見,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直接交流,但更多的時候還是以班主任作為傳遞媒介為好。班主任要進行深入細致的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對各門功課的要求并轉達給有關的老師,以求改進教學;及時征求科任老師對本班學習的意見轉達給學生,以求改進學風。
指揮員角色。一個戰役成敗與否,指揮員的水平高低是重要原因之一,一個班級要建設好,班主任就應該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班集體建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班主任統籌兼顧、精心設計、合理安排、巧妙指,處處都有班主任這個導演的痕跡。
班主任在班級建設中應該發揮角色的多重性,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張揚學生的個性,才能使每一個受教育者成為身心健康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