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學生為主體”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數學教育就要圍繞培養主體精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數學學習 主體精神
“以學生為主體”是與應試教育的教師中心相對的教育理念。教師中心是教師主宰課堂,注入式教學,學生被動地學習,作知識的奴隸,高分低能。素質教育是啟發式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休,教師退掉主宰角色,當上了導演。這樣,培養能力的目標才能實現。下面我們把以上兩種教學方法加以比較,分析其利弊。
例一,以教學歸納法為例,應試教育,由老師舉例,老師推理,老師得出結論。學生沒有過程思維,對老師的講授思考不深入,最后是依賴老師的結論。再死記硬背,解決數學問題就用例題模式去套。思辯能力不足。創新能力全無,而素質教育則從激發培養興趣入手。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得到培養。有了這樣的主體精神,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種心理趨勢,善于提出矛盾,以激發求知的愿望,提出矛盾的依據應是從客觀實際和已有知識出發。如舉生活中的實例,說明人們常常運用歸納的思想。這種例子不必舉很多,目的是引起學生的聯想,讓學生舉一反三地深化理解。這樣學生就會將思維的觸角伸向生活的各個角落,力求證明歸納思想的正確性。學生經過了這番思考并得出了一種結論后,老師問:“歸納法得出結論是否絕對正確?這句話如果是應試教育的教法,只是教師舉例說明,把結論告訴學生就行。但素質教育則一定要讓學生參與事例的收集,親自證明。學生們通過實例,證明與歸納法得出的結論,一般是正確的。但有時是不正確的。因為找的實例不可能窮盡一切,那就有特殊情況發生的可能。這樣生活、事例、原理緊密結合,學生親自經歷研究過程。數學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就被掌握了。
例二,聯想、類比是學習數學重要能力。應試教育只重視知識傳授,豐富學生想象力被忽視,造成學生思維的死板狹隘,而素質教育則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廣泛性為目的,鼓勵學生打破常規,積極聯想、類比。
例三,教學模式上,應試教育的課堂是死板的,氣氛不活躍。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是開放的、活躍的,對那些有探索價值的問題,采取引導、啟發、點撥等方式。如多解求變,讓學生盡情發揮思維的敏捷性與獨創性。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將給學生發表見解的機會?;蛟谌喟l言,或在小組討論。讓他們思維的獨創性和敏捷性得到充分發揮。
例四,應試教育在思維品質的培養方面沒有列入教案主要目標,只按照教材體系,傳遞前人的經驗,而素質教育則把培養思維品質列入提高素質的目標。為了培養學生求導與善變的變通性,教師會深入研究,把數學中的換元法,數形結合法,三角函數代換法,復數向量法,對學生進行變通性的訓練,而應試教育則是只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數學思維與方法的揭示。所以應試教育是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的。
例五,在教學中,揭示數學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應試教育則沒有這項培養目標。為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而素質教育則把發現數學思想研究教學方法。如唯物辯證法在數學中的好些知識點中都蘊含其中,將它揭示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哲理美。如質量互變規律在數學中廣泛運用。在數軸上的原點O是唯一的中性數,越過這一點,數據和領域將變為它的相反領域幾何也是這樣,任何一個圖形的某數量關系的變化,都會在某一點引起質的變化。如90°是角度化的關節點,大于90°的是鈍角,小于90°的是銳角。這種對立統一規律,對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新課標指出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使命,也是新時期書育育人的需要。更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是學生人生的重要指導思想。例如,一個學生的成績優異,但如果出現了驕傲情緒,固步不前,就會轉化為優異的反面——差等。有很多人其智商一般,但由于非智力因素的發揚,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了人才。所以,揭示數學的思想美,感染學生,塑造學生靈魂,應貫穿于數學教學之中。又如在教學幾何與代數時,就會發現其中的對立統一關系。代數從數量關系出發,幾何從空間形式出發,是一對矛盾,但兩者又是統一。形通過數來刻畫,數通過形來體現。代數可轉化為幾何,幾何可轉化為代數。這是進行辯證唯物世界觀對學生施以影響的又一內容。
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進行數學教學,還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高考總復習中的方法就可以運用辯證思想來進行,其中題海戰術與精選練習就是一對矛盾。題海戰術認為題解得多就會熟能生巧,但它不利于發現解題規律。因為在練習過程中滿足于正確答案,忽視解題法則的總結、歸納。而精選精練則是體現解題律規而練的。這是以少勝多的方法。但練題過少也不能使其熟練。這對矛盾不解決,將對高考復習產生不利。解決的辦法就是分析其利弊,趨利而避弊。這樣,喜歡多練題的學生將會把關注點轉到尋找解題規律上。只找解題沒規律而練題太少的學生也會懂得適當多練能生巧的道理。
又如,在選擇復習題上,一種是起點過高,過多地搞難題,一種是只重視基礎題,不重視難題訓練。這又是一個對立的方法。怎樣讓這對矛盾統一起來呢?辦法是有的,把學生分層指導。差生以基礎題的訓練為主,基礎沒打牢,去做難題是建空中樓閣,浪費時間,對優生、尖子生,注重難題訓練,并把發現解題法則為目的。這就是高考復習中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辯證唯物觀的運用。
素質教育的方面還很多,有待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