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新課改在教學中不斷深入和實施,小學數學教學就此也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在新課改中曾多次提出在實際授課中要樹立同學在教學中主體地位,而老師則充當班級的組織者、指導者、啟迪者,且指引同學積極主動參與到班級教學中,及時轉變教學角色,讓同學由被動轉為主動,在實際授課中充足發揮同學主體作用和意義,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發展;主體性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在實際授課中形成一種傳統教學的“怪圈”,如老師習慣延長教學課時,在實際教學中總是喜歡加班加點,并且容易實施“題海戰術”來為同學傳輸數學知識等,由此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但是,據實踐教學效果表明這種“怪圈”形同教學中的枷鎖,讓其原本鮮活的生命主體變得俯首帖耳,促使同學成為知識的容器,只會器械、被動的接受灌輸。其實,同學應該占據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且同學的參與度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實際授課中應重視思考:“如何在班級中開展同學的主體性問題”,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1、 強化教學過程,促進創造性教學
學問是人類發展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以及人類對社會實踐探究的匯總,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老師都會認為只要將這些問題原封不動的傳輸給同學,讓同學掌握和了解這些知識就可以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觀點和教學理念,同時這種觀念也會嚴重阻礙同學進步和發展,會將同學的發展希望扼殺在搖籃中。目前,伴隨新課改在教學中不斷推進和實施,部分學校老師開始重視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在新課改革中不斷尋找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實際授課中轉變自身教學方式,以及學會互換教學角色等。其實,同學作為教育中的主體,理應是班級授課的重點對象。所以,老師應該在班級授課中起到引導作用,有效指引同學進行對知識的在發現、在創造,促使同學開展創造性的學習,老師一定要改變“老師講,同學聽”的古板授課方式,應當更進一步強化授課過程,指引同學積極主動參與班級教學活動和探索創新活動,真正實現“樂學、會學”的創造性學習效果。比如以《時、分、秒》為教學案例,在實際講課中很多同學會認為所學的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乏味性,并且時間單位的幾率并不是一般的十進制,在現實學習中很難把控和理解。因此,數學老師在講課中可以融合同學的實際生活,如同學每天睡眠時間為8小時,班級每節課授課時間為45分鐘,隨后讓同學們自己講一講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指引同學們獨立理解和分析該部分知識,有效拓展同學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2、 積極啟迪引導,激勵同學充分發表見解
小學同學正處于天真活潑的階段,對于生活中任何的新鮮事物都比較感興趣,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暫,喜歡好動、走神,經常會放飛自身想法。故此,老師在實際授課中需要認識到同學的主體性,在授課中應該尊重和重視同學的言行舉止,指引同學積極主動拓展有意義、高質量的學習活動,保證促進形成較好的教學成果。小學數學老師在班級講課中,理應對同學進行較多的啟發式講解,指引同學主動思考和積極探討,同時要讓同學主動參與到自主獲取知識的全過程中,充足發表自身見解,在學習中要做到敢想敢問、敢說敢論,在此種環境下進行“教與學”,可以充分發展同學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有效促進同學全面發展,這與新課改的教學目標不謀而合。
3、 依靠情感因素,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新課改教學理論中曾多次提出,評價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不能只重視“人”、“智”方面的發展,且樂趣、理念、進取心等非智力要素也不能忽略,并且在較多時候后者更為重要。因小學同學年齡偏下,樂趣和情緒會直接影響同學參與學習的狀況,重視關注同學的學習情況,對此給予更多關愛和激勵,應用樂趣化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情感因素對學習的開發、調控和優化的作用,促進同學積極主動參與班級教學活動,讓同學成為班級學習的主動探究者。例如,小學同學的個性都是天真可愛的,同學們喜歡聆聽一些新鮮有趣的事情,因此老師在實際講課中不妨采取“講故事”的授課方式,通過新鮮有趣的小故事定會激發同學的好奇心和趣味心,在班級授課中主動去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且會積極主動的參與班級教學活動,進而實現發揮同學主體性的教學目標。比如以《混合運算》為教學案例,在現實班級講課中同學面對這些枯燥、抽象的計算題時,定會存在較大的抵觸想法,因此,數學老師可以嘗試編訂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進行導入課本知識,如在“西游記”中,師徒四人在取經的路途上,遇到了很多麻煩,其中一個麻煩非常有意思,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此時的同學正聽得的津津有味,定會一曲同聲的說“想”,緊接著老師會說:“在師徒四人途徑一個國家的時候,本國的國王聽說孫悟空很聰明,想要考一考它,國王這里有幾道數學題,若是你們能準確解答,國王就會放你們繼續西行,若是不能準確回答,就會把他們扣在這里,但是孫悟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就是不會計算數學題,同學們愿意幫一幫它們嗎?”通過這樣的小故事定會激發同學對學習的樂趣,及時活躍了班級教學氣氛,每個人都躍躍欲試,在情感的作用下積極思考解答這些問題。
4、 有效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調動同學學習積極性
21世紀是嶄新的時代,小學數學老師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定要緊跟新課改教學目標,在實際班級教學中應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豐富班級教學內容,創新班級教學理念,時刻了解和學習新時代的教學理念,為小學數學班級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學習源于生活”在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知識的蹤影,在實際講課中融入生活化教學,有效構建教學情境定能較好引發同學對學習的樂趣,老師可以針對重點教學內容,在教學班級中構建多種生活化教學情境,并讓每位同學都積極主動參與進來,共同研究探討解決數學題,隨后通過老師及時準確的指導,達到對教學知識的深層理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老師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應緊跟時代進步的步伐,在新課改中不斷為同學尋找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為同學們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張彩華.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J].才智,2020(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