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中學體育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是這一思想指導下制定的?!稑藴省吠怀鰪娬{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在以上諸方面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德育滲透談點淺見。
一、從體育教學本身的特征中挖掘德育潛能。
?、袤w育教學的三項目標是: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和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學生的情操。這三項目標是相互聯系,相互融合的整體,是由教育的本質、體育的本質和人的本質所決定的。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通過具體的行為指導,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即通過體育教學進行馬列主義基本觀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促使學生把學習和鍛煉同自己的社會責任聯系起來。另外,還應發揮群體效應,進行集體主義教育。②體育的特點是從事鍛煉身體的各種活動,即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通過思維活動與體育活動的緊密結合掌握體育“三基”,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合作的應變能力,以及自立自強、堅毅勇敢、頑強拼擗和開拓進取等精神。體育教學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充分挖掘德育潛能,使學校各項體育活動不僅鍛煉學生的體格,開發學生的智力,而且能充實學生的思想、健全學生的人格。③通過學校體育的各種功能,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我們應啟發學生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念,生理觀念,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培養學生同家庭成員、教師、同學之間的良好人際關系,創設一定的困難情境,使學生的意志品質隨著克服內部和外部困難的過程逐步增強起來,充分利用情感的感染力,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師生產生共鳴,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二、從學校體育工作的各方面滲透德育。
?、偬岣唧w育教師的道德修養。列寧指出:“在任何學校里最重要的課程是政治思想方向,這個方向由什么決定呢?完全由教學人員來決定。”作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正確的政治觀點和較高的思想覺悟是必備條件。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修養,樸實的工作作風、廣博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技術技能,精湛的業務能力,健美的體魄,才能駕馭自己的工作,做到游刃有余。體育教師應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榜樣。體育教學中有不少項目單調,枯燥而乏味,如田徑教材中的耐久跑和單純的技能素質訓練等,需要學生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應該做到,要具有與學生同甘共苦的精神。體育教師對學生的榜樣作用比文化課教師更直接、更明顯、更強烈、更具有感召力。
?、谠谡n堂教學中滲透德育。體育教學是以發展身體素質為主要內容的教育過程,它為完成教育目標提供了可能性,尤其對青少年有著特殊的教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的思想性,把教材所蘊含的思想性轉化為實際教育。例如在耐久跑教學中,教材本身就富有使學生受到堅忍不拔、一往無前的教育因素。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的提示、誘導,提出要求進行教育,使學生思想受到感染,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從理論課來講,要利用室內課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地給學生介紹體育知識,講解各種項目的比賽規則,組織學生學習一些著名運動員為國爭光、刻苦訓練的事跡,讓學生懂得體育強盛與國力強盛的關系,個人榮譽與國家榮譽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榮譽觀和努力學習、鍛煉身體、為國爭光的遠大理想,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墼谡n余體育鍛煉中滲透德育。課余鍛煉是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黃金時間,是實現體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應要求全體學生參加。體育教師要積極支持,熱情幫助和耐心指導,把課內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擴大學生的體育視野;在鍛煉中,增強學生勇敢果斷、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等優良作風,發展學生個性。
?、茉诟黜椄傎惢顒又袧B透德育。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的價值規律仍起著必不可少的調節作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合理競爭,優勝劣汰,使學生形成經常的壓力和危機感,有利于發揚學生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體育競賽中充滿了樂趣,學生在樂而不厭的競賽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能力、技術、水平,通過競賽中的與別人情感意志的交流,勝負得失的刺激,可培養良好的集體主義意識和傾向。
?、萃ㄟ^優美、整潔的場地器材感染學生。體育的場地器材是造就體育合格人才的搖籃,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課堂,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場所。
總之,體育教學是實施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學生如果沒有健康的體魄,是不能順利地完成在校的學習任務的,也難以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學生如果沒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同樣也不能很好地擔負起祖國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所以,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必須重視德育滲透,使學生的身心能得到健全的發揮。這里,筆者還要作進一步的強調:我們應該認清新時期,新課改大好形勢下的教育方向,在教學中一定要面向未來,面向素質教育。我們的教學一定要貫徹以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確理念。即應該做到,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學,以科學發展觀設計教學。明確“主體”與“主導”的關系。新時期的教學強調培養會學習的人,培養有自學能力的人,培養復合型水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