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向全體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性質,各學科教學就是這樣,英語教學也不例外,而且更值得注意。
關鍵詞:英語教學 全體性
全體性是素質教育的新人才觀決定的。在改革開放以前,經濟體制全是公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有不少的回原籍知識青年都被埋沒在普通勞動者的茫茫人海之中。那時的教育是應試的選拔式教育,考上大學、中專的就是人才,落榜就是平庸之人。這也難怪,因為落榜生都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改革開放改變舊的人才觀。改革開放了,農村實行了土地承包責任責,除了少數務農的人員,多余的勞動力(特別是青年人)便外出謀發展。即使不見天的深山農民,也去了上海、廣州甚至國外等等。他們憑對社會形勢的認識,不少人打拼成了事業有成者。即使在校時班上的特差生,也有成了大老板的。在這種人才觀的環境下,素質教育應適而生。教育面向全體就成了重要的性質之一。在應試教育下,在保尖子生的理念下,大遍的中差生被列入不保(不重視)的范圍之列。而現在貫徹面向全體的原則,中差生都要一樣的重視,即使個別的特差生也不能放棄。所以在英語教學中,保尖子生,扶持中等生,轉化差生形成了常態。轉化差生,首先要提高差生的認識。某班英語老師作了大量工作后,收到了如下效果。從差生們的心得筆記里可見一般。
學生甲:以前我對學習英語認識不足,認為自己成績不好,考不上高中、大學,只能作一個平庸之人,英語有無無所謂?,F在聽了老師講的人才觀,我不再自卑小看自己了。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我的一位表哥就是這樣的人,他初中畢業沒繼續上學,回鄉務了農,但他不甘當平庸之輩,開了個汽車美容修配店。由于位置,連一些老外的高級轎車也經常光顧此店。但由于表哥不會英語,連那些簡單的交流都不會,有的轎車老板還用翻譯與自己交流。表哥說起這事就很難為情,自己的事業有成,年收入一二十萬,但連英語都不懂。有時購進的國外零件,上面標注著英文,自己看不懂,要把零件帶到學校去找老師幫看。唉,悔恨當初壓根兒就認英語學了無用。我表哥的經歷是“學到用時方恨少”。我可不能重蹈他的覆轍??!
學生乙:我們家是當地出了名的土老肥。正因如此,我讀書不思進取,不象其他的孩子,家里越富有,越想讀書成器,去國外留學也可以,所以我的成績特并,英語更是差上加差。我們家每年都一起去歐洲旅游,本來應是我當生活翻譯的,但我卻無能為力。結果鬧出了笑話,因為不了解西方的文化習俗的緣故。我決心重拾信心,好好學習英語。起碼去外國旅游時能當簡單的生活翻譯。
以上說明,在面向全體,不棄視不拋棄差生的觀念作指導,就會調動班上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為面向全體教學英語打下了基礎。
一、開放式教學。應試教育是滿堂灌、注入式,老師講,學生記,平淡枯燥,差生一點也聽不懂,因為講的深度刀切,或是以優為標準,那看似在給每個學生上課,其實是拋棄了差生。而素質教育與此相反,開放式教學就包含了面向體體,因為開放式中有教學民主,鼓勵大家質疑,引導大家思考。如小組討論,平時差生最怕課堂發言,怕批評,怕諷刺。不懂就不懂了,但小組討論,就有了暢所欲言的機會,說錯了也沒關系。而且老師還在巡回觀看,聽他們的發言。在講評時,老師還特別針對差生提的問題作了詳細解釋。我體會到,這才是真正的面向全體??!
二、分層教學。面向全體搞一刀切是只保了優生,放棄了差生。搞教學民主,搞開放式,照顧了差生。但這還不夠,在內容上分層教學也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學習。雖然使用同一教材,但對大多數中等生來適用。對優生尤其是特優生就偏低,這就可以在課余單獨進行深層次輔導。對特生可以借鑒全國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的因材施教法。曾有這樣一件事,他班來了一個特差生,一來他就找魏老師介紹自己是語文特差生,說在原來的班,由于老師教學搞一刀切,他總是什么也學不到,期末考試得零分。他要求魏老師同意他自己確定一個較小的學習目標,保證不再得零分。他的設想是這樣的,學習語文他只管背誦文學常識,其余什么都不去記背。魏老師同意了,他就這么辦了。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考試也得了8分(全是文學常識分數)。實現了零的突破,這個辦法也可以遷移到英語教學中來,果然有學生和老師就是這么辦的。一個特差生確定的學習目標是不學單詞、語法,只學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對話。能與老外作淺層次的交流就行。英語老師同意了,專門為他編了一本《旅游常用英語對話錄》,他就專學這個內容,經過一年的努力,當班上進行生活小劇表演時,他參與其中,獲得最佳演員獎。他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濃了,逐步擴大學習面,大有長進。
又例,在安排口頭英語訓練時,優生組安排唱英文歌曲。唱英文歌曲,一要理解歌詞大意,二要理解西方文化意識。要了解跨國文化意識,就要在課余補讀一些介紹西方意識的資料,但這正是促使優生們擴大閱讀面的措施。對中等生呢?唱英語歌曲只作為選擇內容,不作硬性規定。復述課文相對要求低些,復述課文不是原文背誦,是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有一定創造成分,但對中等生來說是跳一跳,要摘桃的任務,對激發中等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促進作用。對普通差生,可以以前面提到的那位特差生的作法,學習生活日常對話用語。即旅途中的問路,購物,了解當地習俗,這些既容易內容又少的學習任務,也就讓差生樂于去做了。
再例,面向全體還體現在英語競賽上面。競賽是培養競爭意識。他是增強榮譽感和危機意識的生動形式。面向全體措施還不上這些,總之,只要有全體觀念,辦法就會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