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學生具備“核心素養”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當前,如何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問題,已成為教育戰線上最為關注的話題和思考自身發展的重要課題。而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之前提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及學習習慣。在這里我就自己幾年的教學經驗結合我校“和美課堂”教育理念下的“四習慣”總結了一些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和大家交流。
一、養成自覺聽英語的習慣
小學英語學習習慣中,一直倡導“聽說領先,讀寫緊跟”,可見“聽”的重要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回家用心聽英語,反復聽。每天堅持聽,然后跟讀。家長監督配合完成。讓他們逐步養成自覺的習慣,讓孩子們日后能夠掌握流利、地道英語。
二、養成大膽說英語的習慣
大膽地說英語是小學英語學習習慣中最基礎的一點了,說英語是孩子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們教師應努力創設情景,利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促使學生養成大膽說英語的好習慣。讓孩子懂得:要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首先要模仿,打好語音基礎。在指導孩子說的同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與稱贊,使孩子信心滿滿,越說越流利。
三、養成每天讀英語的習慣
朗讀是“聽、說、讀、寫”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手段,它不僅能夠促使他們將所學的英語脫口而出,并且能由此學以致用。我們要鼓勵學生放聲去讀,用心去背。每天必須保證一定的誦讀量。通過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我們不建議使用“齊讀”的方式,這樣讀不出英語的韻味,只有通過不斷地積累,注意觀察身邊的英語,并積級地學習英語。外加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適時引導,讓他們在英語知識的積累過程中體會觀察的快樂,自學的快樂,激發學生自學英語的積級性。
四、養成每天寫小練筆的習慣
寫作也是語出輸出的一種表達方式,我們要鼓勵學生每天寫作,由一句話、兩句話累積成一小段話,可以寫身邊的人和事,也可以抒發自己的感想。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激發他們產生更高的理想和愿望。
總之,在“核心素養”導向下,我們要立足于學生的終身發展,要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陪伴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