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納雍縣第六小學 郭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愉快教學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教師應調動一切適宜的手段,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創設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通過多種策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教育家盧梭認為:“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蔽覀円ㄟ^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聯系,借助于多媒體的聲、色、光等豐富的媒體優勢,給學生以形、色、聲、體等的直感,增強教學藝術感染力與啟發性,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強化了學生的感知,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想學、能學、巧學的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小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來。
一、構建和諧、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
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對學生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話語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尤其是學困生,對他們更要少批評多鼓勵,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與教師合作的欲望。對于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敢疑、敢問,敢爭,敢于發表和陳述不同的意見和方法,我們教師應予以尊重,鼓勵和支持。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曾說過:“在壓抑的思想環境下,禁錮的課堂氛圍中是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火花的?!币虼?,在教學中首先要營造一種生動活潑、民主平等的和諧教學氛圍。要做到這一點老師要學會微笑,學會幽默,課下與學生一起做游戲,與學生成為朋友,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在課堂中針對學生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在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下,學生自然會情不自禁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愿意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努力為學生創設寬松、愉快、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在課堂上,要在老師引導下,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人翁精神,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激起他們主動參與的欲望。因此,課堂上不斷精心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是必要的。如有位老師在教學“十幾減幾”一課時,利用課件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景:星期天,小強和小紅到河邊釣魚,他們把釣到的魚放在一個水盆里。小強說:“我釣的多!”小紅不服氣,說:“還是我釣的多!”他們倆爭得很厲害,小強說:“這里面一共有13條,我釣了8條,你釣了幾條?”可是,魚兒在水里游來游去,小紅怎么數都沒有數出來。小朋友們,能不能用你們的知識幫她解決一下呢?這樣,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恰當設置問題情景,把枯燥無味的數學計算蘊含在實際情景中提出問題,既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計算欲望,又能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計算的實際意義,從而使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及學好數學的愿望,讓學生在生動具體、輕松愉快的情景中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數學的活動,不是被動感受,而是主動獲取。
三、寓教于樂,激趣導學
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要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心理學的實驗表明,兒童集中注意的時間短,小學生一節課有效注意一般只能保持在十幾分鐘,而且也不穩定,有趣的東西時常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要使他們老老實實地坐上四十分鐘,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要巧于設問,根據教材內容不斷地調節兒童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組織課堂教學,使學生處在興奮與抑制的不斷變換中,使課堂教學動靜結合,既有節奏又有樂趣?!皢栴}是數學的心臟”,問題又是思維的起點、創造的起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巧“導”,能化平淡為生動,化腐朽為神奇,使課堂教學波瀾起伏,引人入勝而教師的提問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入與輸出的橋梁,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課堂提問質量的高低對學生思維發展影響極大。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以保證每堂課都能收到預期的效果。(1)設計的問題要難易適中。教師的提問,必須靠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絕大多數學生“跳一跳,便能摸到”,但是“不跳絕對夠不著”。(2)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性。(3)設計的問題要選擇恰當的角度。這樣,不僅使學生能夠感覺自己參與了問題的探索而且能夠使他們對于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理解。創設興趣問題情景是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基石,在學習活動中,讓直接和間接的興趣情景相互交融,有機結合,貫穿于課堂始終。缺乏興趣,學生學習就會枯燥乏味,無法長久持續,因此,老師要善于把教材中的問題轉化成生動形象、富有情趣的素材,創設輕松、愉悅、富有趣味性的問題情景,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要提高學生學生的參與度,就必須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靈活的采用各種方法最大程度的激發它們的自主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真正的得到提高。都說教學是藝術的,這其實告訴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時刻根據教學內容,專研學生與教材以創新的精神去發現激發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方法技巧,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增添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中帶給他們的快樂感和滿足感,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小學數學課成為發展學生能力,養成良好習慣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