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眉山市高橋鎮小學 堯雪容
摘要:語文是語言學科,又是人文學科,它是以語文育人的有效途徑。應發掘其德育因素,教書育人。
關鍵詞:語文 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課本中,以記敘文為主,記敘文是記人敘事的統稱。它包括小說、散文、故事。真正意義的小說不多,真正意義的故事也不多,大多是非典型的散文形式。還有詩歌,以短小的通俗易懂的古詩為主,以上課文,涉及方方面面。古今 中外,政、經、史、地等,里面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文化,有傳統道德,民族精神,及當代文明。素質教育倡導,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采取生動活潑的方式,科學有效的途徑,使他們在知識上、思想文化上,以及適應未來社會并推動社會前進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一、怎樣以課文為載體進行道德教育。教法如下:1、對直接歌頌某種精神的課文,思想傾向十分顯露,當教完一篇課文時,歸納出中心思想,把課文中的人物樹為學習的精神榜樣。下面課文舉例不限于曾經課文或現行教材中課文。如教《詹天佑》就讓學生了解這樣的事實。這位偉大的鐵路工程師,他在國外學成歸國,以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建造富有創造性的鐵路,向世界顯示了中國建設離了西方人就不行的時代已經結束。他的精神就是為中國崛坊而奮斗的精神。當學生把他當作學習的榜樣,愛國主義的種子就播入學生心田,并告訴同學們,詹天佑生活的時代,他的精神種子已在一代又一代有的志者身上開花結果了。如為中國原子彈的誕生而奮斗的科學家錢學森,以及在社會主義各方面大顯才華的那一輩科學家們,為中華之崛起付出了畢生精力,贏得了廣大人民的贊譽。當代科學家們繼承了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傳統,已經或正在為中國的崛起和強大而努力工作著。詹天佑的愛國情懷也無情地批判了那些知識漢奸們,那些人用祖國的錢去國外留學成才后,不但不回國報效祖國,還罵中國,抹黑中國。講到這里,可讓學生發言談他們的看法,同學們定會對愛國科學家崇敬萬分,對賣國者無比憤恨。這就說明,課文中的德育因素,已從課文走入了學生心中,這必將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語文教學達到了以德樹人之目的了。2、對間接歌頌某種精神的課文,如那些古典小詩,不少是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從大自然的贊美中,流露出愛國之情懷,這些詩所呈現的表達方式,或直抒胸臆,直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如“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边@樣通俗易懂寫景詩,小學課本中有不少,讓學生理解背誦,他們從詩的字里行間感受到祖國大自然的美麗,感受到祖國的可愛,還可讓學生討論,把詩意引申到當代的旅游現象中來。改革開放后,我國旅游業十分發達,人們旅游祖國的名山大川,大呼祖國多美呀!這就從小詩的教學中培養了愛國情懷。
二、以大語文觀的思想,以素質教育理念,開辟第二課堂,號召課外閱讀,或觀看文學節目(如電影、電視劇等),并通過討論交流觀感,讀感,從所讀所觀中受到思想教育。例如觀看電視劇《長征》中,學生最熟悉的故事,比如《彝海結盟》,這個長征中的故事在涼山地區廣為傳頌,一代代傳到現在?,F在在電影劇中再現了這個故事倍感親切。在學生做足了功課的基礎上,我便讓他們把第二課堂的收獲在作文上反映出來。在作文課反映,其要求應根據學生年級而定,如低年級是寫話,高年級叫作文,寫話可以概括的寫某個情節。寫作文可以借故事情節來談感想。下面是一篇高年級學生的觀后感:觀《彝海結盟》有感。電視劇《長征》中,有一段故事叫“彝海結盟”,說的是紅軍長征到達彝族地區,他們要通過此地北上抗日。但一路阻擊追殺的國民黨軍隊,千方百計破壞紅軍計劃,制造事端,離間彝族人民與紅軍的關系。經劉伯承將軍和彝族頭人的智慧,識破了敵人的詭計,頭人小葉丹與劉伯承在彝海結盟,團結御敵,北上抗日??戳诉@段故事,假日里我特地乘火車去西昌城里觀看那座劉伯承與小葉丹的石頭雕像。那雕像是解放后政府為了紀念這段歷史,特地修造的??匆娺@座雕像就看見了當年的情景。前人的革命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們進行新的長征。暑假里我打算與同學相約進行重走長征路的活動,我們將穿著紅軍服,頭戴五角星帽,翻山越嶺去體驗當年的紅軍精神。評析:從這個同學的作文中,可以看出,語文第二課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從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角度說,獲得了寫作文的可貴的素材。從思想教育角度說,受到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這是純課堂教學所不能達到的。觀感(二):暑假里,我們幾個同學乘車去參觀革命遺址瀘定橋。課本上,長征故事上,我都讀到過紅軍奪取瀘定橋的故事?,F在滬定橋就在眼前,橋由13根鐵索組成,橋上鋪著木板,橋下是洶涌的大渡河水。當年紅軍勇士就在這里進行激烈的奪橋戰斗。面對眼前的景象腦海里就浮現出當年的情景(電視和書上呈現的情景):勇士們一手抓著鐵索,一手拿槍射擊,突然一個戰士中彈了,他一手緊緊抓住鐵索,眼睛緊盯著對岸的敵人,心中只想著奪橋,北上抗日。然而他的熱血流淌在大渡河里,他的手一下子松開了,他英武的身姿掉進了大渡河中,化作了一縷紅軍軍魂。聽當地人說,每年清明節,前來參觀的人們,有的把白花拋灑入橋下的河中,久久不愿離去。這是對革命烈士的懷念。這些,都讓我心潮起伏,我們生在幸福的新中國,在紅旗下成長,我們要牢記今天的幸福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在新的長征中,學好知識,練好身體,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評析:從這位同學的感想中,可以看出,他是對故事中的戰斗的悲壯美所熏陶而陶醉了,革命精神已植入他的靈魂了,這又是課外觀看和閱讀產生的好的教育效果。
開辟第二課堂還要融入家長的力量。措施是這樣的:家長會上,作為語文教師,我發言談了我教學目的和方法,要求家長給予配合。比如對學生的每篇作文都看一看,每篇作文都是學生自己的思維,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從而對他們的成長也有幫助。
參考文獻:《素質教育論》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