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阿壩州茂縣城南幼兒園 陳永芳
關鍵詞:幼兒教學 學習經驗 探索 學習 創新
主題詞:依據幼兒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要在教學之中學習別人的先進教學經驗。我們要引導幼兒認真模仿,在模仿中引導幼兒學習,引導幼兒創新,從而提高幼兒教學質量。
幼兒教育是一種“基礎又基礎”的教育。沒有良好的幼兒教育,幼兒升入小學,乃至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后,他們的成長、成才都會受到影響。在幼兒教學之中,依據幼兒所處的年齡,心理,他們的學習往往甚至總是從模仿開始,模仿起步。其實,幼兒教學中的“模仿”,是幼兒學習的“借鑒”,也是幼兒“創新”的基礎。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中,我們怎樣在模仿教學中,引導幼兒進行學習,引導幼兒進行“創新”呢?
第一,教師要理解“模仿”與“創新”。
在很多領域都有所體現。文學創作,從古代的文言小說,章回小說到現代的白話小說、故事、微型小說等,這中間有繼承與創新;美術,從古代的以線條為主的國畫風格到現代兼有油畫與國畫特色的新品種,這中間也走過了繼承與創新。音樂從古代的二胡、揚琴到現代的多種樂器的發明,唱法從古代的單一唱法,到現代的多種唱法,其繼承與創新之路清晰可見。這些都對我們幼兒教育培養繼承與創新精神有著有益的啟示。
有個老師對我說,我班上有個學生寫的字亂七八糟的,很長時間也規范不過來,他父親說,他上幼兒園時寫字就是瞎畫。這也啟示我們幼兒教育需要很好培養繼承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的意識。就說“書法”吧,教幼兒寫字,一定是教他的一筆一劃都要老實對待,雖然幼兒教育并不教他們深奧的書法知識,但教他們認認真真的照著范字寫,寫行書草書是以后的事。這就是培養繼承意識。最近,報上報道了一則消息。是說日本青年在企業界的那些人,搞設計,重在模仿。為什么,因為被模仿的設計思路、方法(包括作圖方法、計算方法等),都是前輩資深專家精心創作的作品,所以他們只需要模仿就能很快制作出高質量的設計作品來。怪不得,現在很多西方國家指責中國不斷侵犯他們的知識產權,將他們的原產品進行解剖,改進,進而設計出與此類似的新產品。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倒佩服我們中國人模仿能力之高明。模仿也就是繼承,實際上是繼承還加了點創造。由此看來,那位小學老師說的那個亂畫字的學生,如果還在我們幼兒園倒是應該多培養他的繼承模仿的意識和能力了。但要說明一點,如果他的“瞎畫”具有創新成份則另當別論,可惜不是那么一會事。
我認真的思考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應該說,繼承是創新的基礎。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一個沒有上過大學,沒有讀過研究生的人,能叫他設計火箭嗎?現在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果我們只按部就班的只管教基礎的東西,不注意創新意識的培養,將從搖籃里就扼殺掉了未來的科學家、音樂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曾有一個家長,發現上小學的女兒回到家總是在窗臺上用鳥籠和食物引誘鳥兒到來,并模仿鳥兒的叫聲。他發火,一把把鳥籠給摔壞了,說,讀不務正業,將來考不上大學怎么辦?我想,這位好心的母親也許做了壞事,他扼殺掉了孩子的創造意識,也許還扼殺了一位未來的鳥類專家。
第二,在幼兒教學之中,積極實踐模仿教學。
上面,我們已經對“模仿”教學與“創新”關系作了論述。由此可知,在幼兒教學之中,模仿對幼兒教學十分重要。那么,我們如何去實踐,去探索呢?
1、玩具中模仿,培養幼兒遵守規范的良好行為。比如說,一組玩具是混亂的。我們可以讓幼兒觀看。玩具一會兒排成幾人一組的正方形隊伍。教師可以馬上引導幼兒模仿排隊,從而培養了幼兒的有組織、有紀律的規范行為。
2、在多媒體中,通過說話、唱歌模仿教學中,培養幼兒說話、唱歌,同時激發起幼兒的創新能力。
比如,我們在多媒體中,播放幼兒生動的說話,播放優美的幼兒唱歌光盤。之后,我們可以引導、組織幼兒模仿說話,模仿唱歌。在教師的鼓勵之下,不少幼兒也能說話了,也能唱歌了。同時,在模仿教學之中,鼓勵幼兒創新。這樣一來,經過訓練,大多數幼兒的說話水平,唱歌水平方面都有進步,少數幼兒的說話水平,唱歌水平還超過光盤里的幼兒水平。
綜上所述,模仿是幼兒教學的一種好的教學形式。不過,我們在模仿中,還應引導幼兒創新。這里,筆者針對我們的新時期的幼兒教學,還應該提出一些有益建議:我們在幼兒教學之中,一定要重視思想教育。中國教育家魏書生老師說,“要先學會做人,才能教好書,讀好書”(魏書生語)。這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原則,這是有中國社會主義教育特色的一個重要方向。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教學中不能忘掉“育人教育”。在幼兒教學之中,我們一定要重視第二課堂教學。學校教學是第一課堂教學,無疑第一課堂教學是教學之主渠道。但往往第一課堂教學并非十全十美,存在不少的局限性。第二課堂是廣闊的學習天地,是第一課堂教學的延升與補充。在教學之中,我們一定要克服畏難情緒,將兩個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探索新教法,新學法,有效地提高幼兒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