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樂山外國語學校 陳書緣
摘要:音樂是以審美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那么怎樣在教學中使音樂起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呢?那就是以情施教。
關鍵詞:音樂 以情施教
要讓音樂起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就要以情施教。怎樣以情施教呢?那就要發掘出音樂蘊含的情感因素,以豐富的正能量的情感進行教學。音樂在一般人看來,只是工作學習之余的欣賞品,通過審美欣賞達到心情的放松和愉悅的狀態,從而益于身心。這是對普通的音樂而言,即世界各個民族,各個階層,各種文化背景的人。而我國的音樂還應加上“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啟迪智慧”的作用。也就是說,那些頹廢思想的帶著銅臭的,腐朽的音樂,則不是有著幾千年光榮傳統的中華民族所需要的音樂。我們所需要的音樂是傳承文明的,培養愛國主義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音樂。以表現愛國主義的革命歌曲。表現勞動人民追求幸福的愛情歌曲,和表現健康的民俗風情的歌曲,等等。聽著唱著這些歌曲,不但會產生愉悅還會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在教學中,只要把這些精神因素發掘出來,學生就會受到高尚情感的陶凈,從而凈化心靈,啟迪智慧。怎么發掘呢?即了解歌詞的時代背景和傳授音樂知識與技能。因為那些歌曲之所以能感動人,是由于它與其它藝術形式一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些歌曲的時代背景和創作過程中就蘊含了那些高尚精神。音樂知識和表演技能又是將這些精神以豐富的情感表達出來。在這個施教過程中,老師以情施教,學生為情所感動,從而達到思想教育和有益身心的作用。例如《歌唱祖國》?!拔逍羌t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越過奔騰的黃河長江……”在新中國剛成立后,唱著它就感到斗志昂揚,豪情滿懷。因為在解放前是一個“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的黑暗社會。新中國成立了,就是“一唱雄雞天下白”的時代了。剛從受苦受難的舊中國趕過來的人,唱著這首歌怎么能不自豪呢?現在雖然祖國崛起了強大了,但永遠也不會忘記“從今走向繁榮富強”的開初和結果。為了讓學生受到更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還可以開掘出這首歌的誕生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歌詞作者的創作過程和曲作者的創作過程。了解他們的創作過程,會產生與他們革命情懷的共鳴。那就讓我們為學生揭開這些過程吧?!陡璩鎳肥且晃桓锩柙~作家創作的。新中國成立了,社會主義革命體制代替了半封建半殖民的體制,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全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熱情奔涌,作家感受到這全新的環境,于是“歌唱祖國”的主題便產生了。贊美祖國的什么呢?沒有生活就沒有創作。他于是乘火車去觀看新中國的新面貌。于是才有了“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越過奔騰的黃河長江”。這就是激情出詩人。再說那位曲作家,他作曲當然是要以歌詞的內容意境來譜曲,但要能理解到歌詞的深刻的意境,也必然首先是一個革命人。這樣他在譜曲時,腦海中就仿佛呈現出那些欣欣向榮的景象,那些換了天地的高山平原,那些象黃河長江巨浪奔騰般的社會主義建設場面。這樣,他譜成的曲子,每一個音符都是向大自然進軍的鼓點。那鏗鏘的旋律都如火車奔跑發出的鳴聲。當老師介紹后,同學們的心緒也必然會穿越時空回到那個火紅的年代,會產生同作家音樂家一樣的共鳴。這樣,他們學習樂譜知識會十分專注,他們學習唱歌的技巧會更加興趣倍增,唱著這首歌,也一樣會熱血奔涌,豪情滿懷。這樣唱歌就不只是工作學習之余的愉悅感受,而是把自己融進了愛國的情懷之中了。又例:教唱以毛澤東主席的詩《長征》譜曲的歌《長征》。關于“長征”,每個同學都知道,但不同的年級理解深淺是不一樣的,為了教好這首歌,先要讓他們重溫過去了解這段歷史。講歷史,為了使學生受到革命傳統精神情懷的感染,就要用藝術表現來呈現。如講故事,展示圖畫,播放視頻節選。這樣,那些長征途中的悲壯的情景出現在眼前?!敖鹕乘脑蒲屡?,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激烈場面,那翻雪山過草地的動人場面便出現在眼前,一個戰士在鐵索橋上匍匐前進,一手拿槍射擊,一手抓住鐵索、前進;他眼睛里也噴著火焰,前進;他腦海里出現地主的皮鞭。他中彈了,抓住鐵索的手慢慢松開了,他掉到大渡河水里去了。那一朵朵浪花就是他的軍魂,再看今天的清明節成群結隊的人們,少先隊員,青年學生,工人農民,他們都來這里參觀,還有的坐了幾千公里的火車,乘了幾個小時的飛機,來到瀘定橋邊,瞻仰偉大的革命遺址。那河中卷起的一朵朵浪花,仍然深深地印在參觀者的腦海里。因為那浪花就是當年奪橋戰士的軍魂。再看今日的雪山,就會想起長征時候的雪山,爬雪山了,山上雪白一片,一會兒晴天朗朗,一會兒狂風大作,雪花紛飛。紅軍戰士如一條長龍蜿蜒在雪山上,一個戰士牽著一匹馬,后面的戰士狠勁的推,馬才能向上走動一步。還有一個炊事班長,背著沉重的行軍鍋,在狂風大作之時也不愿放下。他想到的只是宿營地上戰士們沒有熱騰騰的飯吃,他吃力地背著、走著,突然他被狂風卷進了深谷。那就是他永遠的葬身之地??!老班長,老班長,戰士們不停地呼喊,但聽到的只有山谷的回響,他再也回不來了。同志們全體脫下軍帽致哀……這就是長征,這就是翻雪山?;仡櫫诉@段歷史,同學們對長征的意義和艱苦就有了更深的認識。當他們唱起長征歌時,他們的心就融入了紅軍長征的隊伍中,那革命傳統精神便植根于心中了。音樂,它就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使命使學生受到了教育。這就是音樂課的德育滲透。
參考文獻:
《新課程標準解讀分析》黑龍江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