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納雍縣寨樂鎮沙壩小學 王浪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學校工作的基本原則。面對國內外瞬息萬變的形勢,學校要加強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堅持以人為本,立足師生發展,主張人文關懷的原則。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學校要尊重教師的人格和勞動,發揮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老師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良好的工作氛圍。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祖國的花朵,對于他們的素質教育我覺得要更加重視。在全面提升小學生的各項素質當中,他們的德育教育素質尤為重要。在小學階段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能夠有利于學校塑造一批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更有利于為學生以后的成長以及競爭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階段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德育工作理念不夠先進
在當今社會,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給我們的小學德育工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想切實提高小學德育工作質量,首先就應樹立先進的德育工作理念。但是,由于首先受到應試教育的巨大影響,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往往過于注重的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培養,并沒有將德育工作作為一項專門的工作來進行。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落后的工作理念,以及對于德育工作的不重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小學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德育目標的制定主體較為單一
我國小學的德育目標基本上是以國家決定和頒布的方式確定的。雖然國家作為教育主體之一有決定和頒布學校德育目標的權利和必要,但是如果國家的學校德育目標的制定沒有具體德育工作者一一學生、家長、社區等積極、實際地參與,容易導致小學德育目標脫離學校德育工作、學生品德發展規律、社區道德需求的實際,成為華麗或頗具誘惑的詞語堆積成的花瓶。另外,也容易導致具體德育工作者、學生、家長、社區的消極甚或是抵制的情緒,不利于他們積極的發揮。
(三)小學德育教學內容相對落后
在小學德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用現代知識可以說具有一定意義。但是,不得不說,在德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同樣也要尊重我國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而更加科學合理的選擇真正適合小學學生德育教學的內容,這是十分必須的。但是,通過深入的調查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當前小學德育教學內容仍較為落后,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因此,我們就應真正的重視起這一問題,通過不斷創新優化小學德育教學工作內容,積極的引進全新的德育教學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切實滿足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發展所需,有效提高小學德育教學工作質量。
(四)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在當今,年輕人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大多數學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學齡前兒童基本上都是由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顧。老人們生怕孩子受了委屈,總是孩子說一不二,其實這是在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對孩子今后的健康發展很不利。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七八十年前就告誡我們: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培養得好,以后只需順著他繼長增高地培養上去,自然成為社會優良的分子;倘使培養得不好,那么,習慣成了不易改,傾向定了不易移,態度決了不易變。這些兒童升到學校里來,教師需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糾正他們已成的壞習慣、壞傾向、壞態度,真可算為事倍功半。當今有很多小學生成為留守兒童,其家庭教育更是嚴重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了很多麻煩。
(五)師生之間的階級性太明顯
在傳統的小學德育教育當中,很多老師都是抱著“嚴師出高徒”的心態去進行教學,所以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時候大多都是不茍言笑的,這樣才能彰顯出身為老師的威嚴。然而這些老師卻不知道這種過于嚴肅的教學態度在師生之間形成了極為明顯的階級性的同時,也給小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畢竟小學生年紀還小,在他們的觀念中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的嚴肅是為自己好,而只會因為老師過于嚴肅而產生一定的畏懼,并將老師“妖魔化”,而且這種畏懼要么會讓學生因為怕而被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要么就是因為畏懼而選擇逃避、放棄學習。
二、小學階段德育教育對策研究
(一)學校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德育。
如星期一的升旗儀式,開展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活動,利用多媒體教室和教室里的班班通,組織學生觀看愛國影視片,利用校會,微信小程序學習紅領巾愛學習,班會等多項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團主義教育、守法教育、文明禮貌教育、養成行為習慣教育。
(二)建構多層次的小學德育目標體系
擴大小學德育目標制定的參與性與民主性,在部門發揮主導作用外,多學習德育專家、具體德育工作者和學生代表等的合理性建議,同時在德育目標的制定體制和程序上盡可能做到科學化、民主化,要較多地采用專家起草、集體論證和修訂,使最后的德育目標具有民主性和科學性。
(三)加強和家長的交流
在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上,作為教育者應該加強和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在整體上充分考慮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應注意的德育問題,家長和老師應該建立相應的合作模式。這樣不僅能發現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能給予及時的糾正,在一定意義上避免不良思想的出現。除此之外,對于家長來說還應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注意自身的行為規范,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進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而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自覺意識
學生自主自覺意識是培養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關鍵所在。教師可以從班級中所發生的事例出發,與學生們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意識到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有的教師習慣性按照成年人的思維對待學生的行為,而出語傷人,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感受。另外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賞罰分明,引導學生之間進行督促幫助,鼓勵學生之間團結合作、互助友愛。要培養學生的自主自覺意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每天日記,反思總結每天的收獲與不足。另外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表現,組建優秀的班級管理團體,為班級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
總之,小學德育工作在開展的過程當中仍存在一系列的不足,我們應積極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通過積極更新工作理念、創新德育工作手段、完善德育教學內容等有效手段,最大限度的確保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