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納雍縣寨樂鎮革新小學 羅昌群
在當代學校教育中,學困生問題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轉化學困生已成為教育界研究的熱點方向。小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而這些學困生的學習往往是教師共同關注的焦點。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逐步轉化這些落后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全面提高小學教學質量?本文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探討了一些實踐與思考。
一、學困生的原因和特點
(一)學業不良的原因
在一個班級里,學困生的出現是相對正常的。畢竟,人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個體之間也存在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內部的和外部的。要改造學困生,必須了解其形成的原因。
1、內部因素
由于小學生心理各方面都不成熟,在學習過程中主觀學習意識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學習目標不夠明確。此外,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他們無法調整自己的心態,意志薄弱,不想進步。他們在課堂上不能專心聽講,不遵守課堂紀律,由于課堂上的各種粗心行為,課堂上的學科知識無法掌握,作業依賴于抄襲其他學生。這些內在因素的影響直接導致學生成績的下降。
2、外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學校等因素。家庭因素是學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大多數家長往往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關注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更沒有太多時間關心學生和指導他們的家庭作業。此外,由于家庭關系不和睦,使學生處于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容易產生焦慮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學校是形成學困生的直接因素。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大多數學校只注重入學率和學業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品德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更喜歡成績優秀的學生,而不是進步緩慢、成績較低的學生,讓他們自我發展,使一些學生成為學困生。
(二)學困生的基本特征
1、自卑和自尊。由于長期的挫折,絕大多數落后的人生活在嚴重的自卑感中。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家長、老師和同學總是不認可他們,這加劇了自卑感。同時,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他們往往自我封閉,不愿敞開心扉,不愿與他人有太多接觸。即使別人有意或無意地傷害他們,也會有極端的行為。
2、可塑性和重復性。絕大多數學困生并不是“朽木不可雕也”或“無可救藥”,但他們的父母、老師和同學并沒有發現并肯定他們的優勢。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他們有一種渴望進步和進步的強烈愿望。只要教育工作者好好教育,他們就有可能轉變。然而,學困生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毅力。當他們犯錯誤時,他們也會深深地感到后悔和自責。然而,堅持不了多久,又犯新錯誤。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了解和把握每一個學困生的特點,爭取教育工作的主動性,才能事半功倍。
3、厭學卻又渴知。由于缺乏內部學習動機,學困生在學習中表現出被動應對,或僅有短期興趣,在應對更復雜的學習時力不從心,無法克服學習中的挫折和困難。糟糕的學習成績讓他們更加沮喪,逐漸傾向于破罐子破摔。這種惡性循環使他們普遍有厭學的情緒,甚至“逃課”和“逃學”現象時有發生。同時,他們也渴望學習好,期望一鳴驚人。但是由于基礎太差,或者其他原因,往往力不從心。
二、轉化學困生的策略和方法
(一)要有足夠的耐心來改造落后的學生
由于學生的生活環境、個性和智力不同,學習能力自然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甚至有些學困生也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由于學習困難、發展障礙或思想和行為習慣的缺陷。我們會發現,學困生有許多潛力尚未開發,優秀品質尚未得到認可。因此,我們必須對學困生的轉化有足夠的耐心。
(二)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學困生
在學習和生活中,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和理解學困生。教師要設身處地為學困生著想,從學困生的角度思考,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為學困生設定可以實現的目標,讓學困生通過努力實現,增強自信心和積極性。例如,“舉起你的左手”這句話背后的故事表明,教師對學生的內在愛可以促進落后學生的轉化,是語文教學成功的法寶。特別是對于學困生,他們需要更多的愛、認可、信任和尊重。只有真誠地關心他們,學困生才能消除自卑感,樹立自信,這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對這些學生的理解,研究他們的心理特征和思想。
(三)幫助學困生消除自卑感
有些學困生認為自己在學習上不如別人,不愿意或不敢在課堂上提問;有的怕答錯被學生嘲笑,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有些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根據學困生的心理特點,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培養模式,從點到面全面改進,鼓勵學困生不要氣餒,讓他們覺得所謂的難題并不難。只要他們“跳”,他們就能“到達”。例如,問題發布后,首先找到一個好學生回答,然后出現一個類似的問題。讓學困生回答,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為表現而競爭,在表現中取得成功,讓他們感到“努力可以做到,奮斗可以成功”,要求其他學生對待落后學生不歧視、排斥和諷刺?;ハ鄮椭?,互相關愛,從而消除學困生的自卑心理,力爭上游。
(四)及時增加學困生的課堂參與度
由于學困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課堂上的積極性較低,比如在語文教學中,要想轉化學困生,就需要促進他們對課程的理解,讓學生通過實踐來談論他們的理解。這樣的教學將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小學課本上有許多漂亮的文章,包括許多漂亮的段落。這些段落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讓學生背誦這些優美的段落,然后模仿它們,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以上是筆者在工作中對轉化學困生的幾點淺見,轉化學困生不僅是一項需要長期注入心血的工作,也是班級管理中需要補齊的短板,在轉化的過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注意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