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夾江縣吳場鎮中心小學校 向靜
摘要:閱讀能力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能力。閱讀指導除了一般方法外,還應面向全體地設計出分層指導方法,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關鍵詞:閱讀 面向全體
一個班的學生其語文基礎差異很大,宜實行分層指導。分層指導的共同桌是要端正對閱讀的認識。閱讀是第二課堂的事,閱讀的載體是書籍。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籍是知識的窗口,打開窗口,知識天地別有洞天。古今中外,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結晶象寶石般閃閃發光,它們在知識的長河中,是碧綠的水,雪白的浪花,是沙灘上的貝殼,是水上的海鷗……
一、對優生指導。優生的語文基礎雄厚。不存在生字詞的障礙,應把閱讀重點放在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與分析,從中學到寫作方法與思想收獲,學生在課不學的文學作品是有限的,就小學六年也不足二百篇,加上非文學作品也不過幾百篇,所以擴大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量是提高寫作能力和欣賞能力的途徑之一。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現在時興一種“群文閱讀”。群文閱讀即學了課本上的某作家的一篇作品。再在課外去閱讀他的另幾篇作品,雖然課文中選的是他的代表作,即內容與風格都體現著整體的風貌,但畢竟只有一篇,要掌握其寫作規律,還必須進行群文閱讀。還有課文注釋中,作家的介紹是很簡潔的,教學要求也是只能記住作家姓名即可,不必深究。但對一個優等生來說,在課外找到對那位作家生平的詳細介紹,從了解作家的社會經歷,思想傾向到他的寫作實踐,這些是一個作家的成長過程。這些對有志寫作的愛好者激發興趣,激勵寫作是大有幫助的。除了群文閱讀,優生還可以涉獵其它的文學作品,如詩歌、小說、散文等。詩歌對小學生來說,課文教學一般是能理解意思,能感受詩歌抒發的情感,能有表情地朗讀和背誦,就達到目的了。但作為優生,就不能僅限于此,應繼續深入學習。即從課外讀物中選擇適合小學生讀的詩歌,如通俗易懂的古代小詩,當代以兒童生活為內容的詩歌等。在學習深度上,除了按課文學習的要求外,還可以對表現方法進行一些探索。詩歌的表現方法靈活多樣,但總的說來,語言的含蓄表達是其主要特征。結構的巧妙使內容以少勝多,對語言的提煉也是學習詩歌應重視的。詩歌語言是精煉的,必須字堪句酌。又如小說,結構特點是“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些是源于生活進行創作的,不必一定是生活的原樣,只要符合生活的真實即為成功的結構。然后是人物塑造,人物塑造是通過多側面多角度的描寫來獲得成功的。對那些描寫方法也是優生們在課外閱讀中應重點學習的。
以上是說優生要學習的內容方面,老師的指導是介紹其范圍,由學生自己根據其看好和知識情況進行選擇,老師不必規定。如有的愛好詩歌,有的愛好小說,有的愛好散文,必須是他們愛好的,才有興趣與鉆勁。學習方法呢,也不必作出規定,可自由進行,但要提高寫讀書筆記不必規定任務,只要有就行。因為讀書筆記是感受最深刻的,才有寫的興趣。寫讀書筆記是面向全體的一項內容,但對優生,也應單獨進行訓練教給方法。如所讀加所想是基本格式,但怎樣引申聯想,突出讀的收獲,這些都有研究的必要。寫好后交到老師處,從中發現他們的學習成果,進行介紹,由學生們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其中包括學習方法的交流。
二、對中等學生的指導。中等學生的語文基礎不及優生扎實,不必作過高要求。他們的語文基礎存在如下不足,即學習一篇課文,對整體內容的概括能力不強,好像既寫這,也寫了那,抓不住中心。在分段歸納段落大意也存在分不準確歸納不全面(常常以偏概全)的現象。由此,提倡中等生閱讀時應抓上述重點。因為這是閱讀一篇作品能否有收獲的重要能力。在課文學習時,由于課堂時間是由老師安排與掌握的,語文基礎差,思維跟不上,以致每學習一篇成績不佳。而課外閱讀則不同,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完全根據自己的能力確定閱讀進度。一篇作品,讀一遍理解不了,可以讀兩遍、三遍。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歸納段意的文字,不通順,不簡潔準確,可以反復修改,這樣,付出的功夫多了,就會笨鳥也會飛了。除了抓以上能力的自我訓練外,還有一點須強調,讀了一篇作品,總有一些印象深刻東西。哪怕只是其中一點。抓住這一點,深入下去,寫成讀書感想,這叫一事一議式的讀書筆記。這類練習做得多了,對整理思維提高寫作能力也大有好處。
三、對差生的指導。差生的語文基礎可以樣樣都差。但要分清解決問題先后緩急。他們主要存在文字障礙(生字、生詞),閱讀一篇作品首先要掃除這些障礙。把這項工作作為自我的訓練的重點。即通過查字典詞典,弄清生字的讀音、詞的意義。這樣,讀一篇作品,就有了獲取知識的能力了。對獲取的方面,對差生不必一刀切要求,完全由他們自由選擇,不必面面俱到,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梢赃x取一個段落進行細讀,細領會??梢赃x擇外貌描寫進行探究。有個學生用一個本子,專門收集精妙的描寫方法。如環境描寫,人物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表情、描寫)。說明這個學生覺得自己在寫作文中,其它不是大問題,就是描寫能力差,所以他要突破一點。這就是學習方法是在自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既面面俱到,又突破一點。
四、辦好閱讀墻報,把閱讀活動引入成功與榮譽感的激勵之中,對優中差的閱讀筆記,分層選優展出,這樣就做到了面向全體的培養閱讀能力。辦墻報的過程也是面向全體地培養閱讀能力的過程。老師不必包辦太多,要培養小編輯。分優生組、中等生組、差生組,各挑選三名小編輯,審稿對他們都有鍛煉,稿子差的,不要刷下了事,要返回讓其修改,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表墻報的機會。這叫鼓勵并拉著他們前進,由于是分層評比,各層次學生都有勝出的名次。這就使每個學生都有積極性。